秘魯發現大規模「印加文化」遺址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秘魯多山的西南部發現一處大規模印加文化遺址,位於比爾卡班巴地區,高懸安地斯山脈一座險峻的山峰坡地。遺址聚落有超過一百間的建築物,包括環形的住屋、農用倉庫、舉行儀式的平臺、墓地、喪葬塔樓、道路、水道、梯田、一座水壩,以及一座平頂的金字塔。

這是印加人於一五七二年被征服前,抵抗西班牙人的最後堡壘。印加權威學者彼得˙弗洛斯特說,有可能從該遺址發現印加文明從最初到最終的紀錄,而不受歐洲的影響,這樣的機會已絕無僅有。

探勘隊伍由英國、美國及秘魯的九位探險家組成,由英格蘭作家暨攝影家弗洛斯特、秘魯考古學家亞弗瑞多‧瓦倫西亞‧齊加拉及美國的史考特‧葛爾素克領軍。

這處聚落是繼基恩‧薩弗伊在一九六四年發現「老比爾卡班巴」後,該地區發現最大、最重要的印加遺址,位於一九一一年希朗‧賓漢發現的「馬丘比丘」這個最廣為人知的印加遺址西南方35公里處,探勘隊在此發掘出屬於兩個截然不同時期的印加陶器、遺骸,以及各種石器。

該聚落周圍環繞五千四百尺高的山峰,地貌嚴峻。弗洛斯特認為,印加人選擇此處,就近有工作的銀礦。而該區唯一可以眺望滿覆白雪的高峰,印加人可能在這裡舉行宗教儀式。祭拜山峰,或在平臺上觀察太陽與星象以記錄印加曆法。

弗洛斯特說,遺址規模比預期大,占地六平方公里,位在三千呎高的陡峭地貌上,「它的自然美令人驚嘆」,山林密茂的生態,得以長年隱藏了這處維多利亞山遺址群。

這裡有人葬在高出地面的小型圓柱狀石頭建築中。探勘發現,這些塔狀建築是為社群中的菁英分子,或為了共同生活在當地的其他種族而建。但塔狀墓被盜得厲害,已經空無一物,而在遺址的地下墓葬仍可尋獲骸骨。

弗洛斯特等人,還找到了早在「印加成形」期的陶器,意義不凡。這可能顯示印加人住在該地區的年代,比原先人們認為的時間來得更早。

一九九九年弗洛斯特與史考特‧葛爾素克行經這處遺址。「我們在其中一座山峰上,見到的顯然是用來祭祀的平臺,它似乎是有重要性,因為早晨的第一道陽光射向它,入夜前的最後一道光線也是。」葛爾素克說。要前往這處遺址,必須計畫兩年,以克服補給上的挑戰。

探勘隊二○○一年六月展開行動,這處遺址離最近的道路要走上四天,還必須穿越三千公尺深的峽谷,以及安地斯山脈一座座的崎嶇山峰才能到達該處。

比爾卡班巴被視為美洲最後一個偉大帝國的印加文明、歷史上最不為人知、卻又最為重要的地區之一。印加以繁複的宗教、社會、軍事規範為手段,大約在五百年前於安地斯山脈建立帝國。他們沒有輪子或書寫系統,建設的道路長度以千公里計,並在農業上開創新局,利用儲存食物的倉庫系統消除了饑荒。不到一個世紀後,西班牙人為尋金而來,這個印加地區就遭到掠劫。

探勘行動由國家地理學會贊助,今年稍後探勘隊伍將再次前往該處。「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雜誌表示會在二○○二年五月,與全球各種語版同步刊出報導。國家地理頻道與美國PBS電視台將在電視首播中介紹這處新發現遺址,對印加與曾經龐大的帝國提供新的看法,也在五月全球首播。網址www.nationalgeographic.com。

(中時電子報 2002年3月19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馬踏飛燕‧穿梭神人 (2/23/2002)    
  • 秦始皇陵建大型遺址公園 (2/22/2002)    
  • 內蒙古發現唐代古戰城遺址 (2/21/2002)    
  • 專家考證發現 青海史前文物豐富 (2/17/2002)    
  • 內蒙古草原文明考古成果喜人 (2/17/2002)    
  • 絲綢之路與沙埋城市:災難突然降臨尼雅 (2/17/2002)    
  • 考古學者在大陸青海喇家遺址又有新發現 (2/15/2002)    
  • 垣曲發現165座東周-西漢墓 (2/7/2002)    
  • 三峽區首次發現漢代簡牘 (2/5/2002)    
  • 江陰發現”江南第一古城” (2/1/2002)    
  • 印度洋深處發現兩座古城遺址 (1/20/2002)    
  • 古巴水域發現“古城遺址”比埃及金字塔早1500年 (1/14/2002)    
  • 北京新近恢復一批文物景點 (1/13/2002)    
  • 古城戈登發現塞爾提克人遺址 (12/31/2001)    
  • 令人惊异的遠古文明—-史前采礦場 (12/10/2001)    
  • 阿提密絲神殿 (11/30/2001)    
  • 宙斯神像 (11/30/2001)    
  • 千古顯赫一時的樓蘭古國神秘地消失 (11/12/2001)    
  • 古代美洲的天文觀測塔 (11/1/2001)    
  • 明 永樂 剔紅花卉瓶(紅雕漆) (10/4/2001)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飄然塵外,一潔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飛還歇、徘徊空階,她也是一隻漂泊半生的秋日殘蝶。
    • 在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流傳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這話在學儒之人中頗為流行。因古代的儒學與醫學皆源於上古之道,於是儒生與醫生所承擔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處。
    • 趙奢沒有因為許歷地位低就輕視他,而是謙虛地採納了許歷的建議,所以才能以弱勝強,打敗秦軍。
    • 王豹善於唱歌,淇水附近的人受他的影響,也擅長唱歌。董狐據實書寫史事,不隱瞞作假。
    • 清代這位出身江南書香門第的小女孩──沈善寶,不僅能詩擅畫,甚至能用書畫換取錢財,承擔養家的重任。她不僅是神童,更是才華與擔當兼備的傳奇女生。
    • 明清時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閃耀。其中有一位傳奇閨秀席氏女,因擅長畫蘭而以「佩蘭」為號。她不僅能教丈夫寫詩,雙雙結為人間詩侶;而且驚世駭俗,成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蘭,本名蕊珠,字韻芬,又號道華。她生於常熟望族,祖上世代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詩人吳偉業的外孫,有詩集四卷;兩位姑姑皆是閨秀詩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兩卷《綠窗小詠》,是家族引以為傲的才女。席佩蘭八九歲時,便熟讀《詩經》,以姑姑們為榜樣,鑽研詩藝,積澱了文思敏捷、辭令嫻雅的才華。
    • 蘇秦用錐刺大腿,提醒自己發憤苦讀;李勣為姊姊煮粥,不小心燒到鬍鬚。
    • 《三國演義》處處蘊含著古人的天機,只是我們有時會忽略那些東西,認為是迷信。劉備的坐騎叫「的盧」,人人都認為他妨主,以為不詳。可是真相卻像是龍馬,可以騰空。關鍵時刻救了劉備一命。
    • 明清之交的江南無錫,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煙波之風光,也有名流薈萃、詩賦鼎盛之風流。這片吳中繁華之鄉,在閨秀文學盛況空前的時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詩詞傳世的才女——顧貞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