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奎德:共产主义兴衰史(引子)

陈奎德

人气 45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5日讯】 引子

在二十世纪,恐怕再没有比共产主义与中国人的生存更加息息相关的了,也再没有任何民主制度的对手比共产主义更有影响了。因此,我们以下将要追溯《共产主义兴衰史》,希望与朋友们一起,探讨共产主义在历史上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它的意识形态如何令人入魔,在旷日持久的冷战中,它如何与自由民主争夺天下,它所激起的狂热,它所制造的苦难,它所犯下的罪恶……。

共产主义,凡在二十世纪生活的人,有谁没有听过这个词?有谁没有受过它的影响?直接的或间接的,身临其境的或耳闻目睹的。曾几何时,它激起大众的热血沸腾,谁能预料,如今却种下深仇大恨?凡此种种,在在使它成为二十世纪最受人瞩目的现象之一,并开始接受历史的审判。

自从154年前两个欧洲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一个“幽灵”放出潘多拉的盒子,让它在这个星球上“徘徊”遛鞑之后,相当一部分人类就激动起来了。

这个“幽灵”,就是随《共产党宣言》一起诞生的共产主义。

人们未曾预料到,这一小小的“幽灵”,在二十世纪竟然成了民主制度的主要挑战者和对手,席卷了几乎半个世界!

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呢?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难于用几句话概括完整。如果必须扼要,首先应明白它源起于对当年社会不平等现状的抗议。当年,从英国开始的一些欧洲国家已经逐步发展出了一种代议制的民主政治。马克思们企图从这种“政治民主” 的生存方式进一步向所谓“经济民主”的生存方式迈进。有鉴于此,共产主义的一个基点是要消灭私有财产、消灭阶级差异。

在上述基本趋势下,自19世纪下半叶起,在一些更为激进的知识份子中,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潮,这就是社会主义思潮。它许诺给人类了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界”。

当时在激进知识份子中流行的说法是,从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美国的独立建国和法国1789年大革命发其端,人类社会基本上找到了一条政治民主的生存方式,而现在的任务则是进一步向“经济民主的生存方式迈进。

的确,自从工业革命之后,敏锐的思想者注意到,政治民主似乎并不足以保障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的完全平等。无论在英国还是美国、法国,经济问题似乎都越来越引人瞩目:城市人口的集中,企业制度的兴起,就业问题的出现,低廉的工资,繁重单调的工厂劳动,贫富两极的分化,阶级的分殊,失业现象的严重……,总之,经济不平等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思索,这就是当时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基本背景。

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想法是要消灭私有财产、消灭阶级差异。这就意味着国家为了公众的福利,为了收入的均等而进行经济的再分配,这也就意味着用政府的权力强制性地控制和改造社会。

社会主义思潮在欧洲大陆比在英国的影响大,在英国,即使是激进思想家,也倾向于采取渐进的改革路线,当时的费边主义(Fabianism)就是著名代表。这与英国传统有关。社会主义思潮有很多派别,例如圣.西门和欧文和拉萨尔,但是影响最大的则是大家都知道的德国籍的犹太人马克思。他的共产主义也是社会主义思潮中最激进的派别。他与恩格斯于1848年共同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突出代表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滥觞。虽然他认为自己是对民主自由的进一步推进,但他在根本上是挑战代议制民主的基石——自由主义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反自由主义的思想却只有在自由主义的英国,才能充分研究并发表出来影响世界,这是对他的一个讽刺。

这种社会主义在实践上最重要的是俄国,是1917年十月革命及苏联的出现。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谓“社会主义阵营”的兴起和红色中国的出现则是其顶峰。

但是,这种“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的二分法,在经历了历史性的考验后,显出了它的观察方式的肤浅和错误。事实表明,以“经济民主”相标榜的社会主义思潮及其运动,不仅没有带给人类以经济民主,反而连这些社会原来享有的一些政治民主也被剥夺殆尽了,从而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高度极权和普遍贫穷。这是后话,我们以后仔细分析。

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与对于人类现存的道德规范的批判、特别是对私有财产权的批判有关。如卢梭所呼唤的“返回自然”,返还到原始的所谓“公共财产”状态,如普鲁东对私有财产的攻击等,是这一思潮的核心论述。

因此,从19世纪中叶起,私产制度成了一个贬义词,私有财产成了罪恶的渊薮,对它的口诛笔伐成了一种时髦,对私产制度的批判一百多年来席卷了以该制度为根基的文明社会。由于批判私有产权的著作充满激情,因此很容易地获得了大众的支援,产生了撼动人心的效果。

在这种诉诸情绪的流行思潮的影响下,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在知识界,批判私有产权居然成了这一段历史时期“进步”思想的天经地义和核心。

这种在理论上对于财产权合法性的摧毁,以十九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为标志,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影响如此之剧烈,以至曾一度扭转了人类文明的方向,对民主自由的代议制度造成了生死存亡的威胁。

1. 马克思主义及其传播

我们曾谈到过十九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思潮在欧洲的兴起,而其中马克思主义是影响最大的派别。表面上,马克思主义似乎是民主自由的进一步发展,即从政治平等发展到经济平等。它的核心是要消灭私有财产,消灭阶级,最后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世界大同,即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马克思用了一套黑格尔哲学的方式来表述他的思想体系,认为人类社会必然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这五个阶段的辩证发展。最后的共产主义实质上就是天国的降临,当然,马克思就成了先知,而无产阶级则是上帝的选民了。虽然,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写的《共产党宣言》极有鼓动力量;虽然,马克思主义宣称他把社会主义科学化了,但深入冷静地考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它都不过是一个独断的信仰体系,一个现代的乌托邦而已。

然而,当年,它却以它那种充满激情的要消除社会不公的道德力量感染了很多人,也以它那种庞大的黑格尔式的理论体系征服了不少知识份子,满足了他们的道德上和智力上的要求,因此它发展成了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成了挑战现行代议制民主体制和自由主义秩序的主要意识形态。

2.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但讽刺的是,共产主义革命并没有在马克思念念有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德国出现,而是在不发达的落后的俄国发生的。

1917年3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消耗了俄国的国力,削弱了沙皇政府。于是,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商人、军人、贵族都想推翻它。但是,这个政府却垮在奉命解散大罢工的卫戍部队的一次哗变中。那时,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外地,他闻讯后,急于想赶回首都彼得堡,但半路遭铁路工人阻拦,于是,只好在3月15日宣布退位。这时,政权就转移到国家杜马(国会)中著名的政治家所组成的临时政府手中了。

但是,当时,还有另一个力量中心,即,工人和士兵代表苏维埃,他们中的激进领袖宣称信仰马克思主义。它领导着全国各地的苏维埃。开初,两个“权力中心”的不稳定并不明显,并且苏维埃中的温和派如孟什维克和社会民主党领袖们还在5月参加了临时政府,连布尔什维克起先也给予政府以有限的支援。

然而,1917年4月,当列宁回到彼得堡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说,整个欧洲都面临社会主义革命,所以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推翻临时政府,把一切权力归于苏维埃。于是,他们以停止(世界大战的)战争,要求和平、土地和面包为口号,动员了许多工人和士兵。这样,在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布尔什维克发动叛乱,炮打冬宫,武装攻击临时政府,逮捕了政府官员,以苏维埃的名义夺取了政权。

那时,他们的政权很不稳定。当战争中的敌国—德国要求俄国以割让领土为条件换取和平时,大多数人不愿投降。当时,列宁为了巩固政权,与德国签订了割让土地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又秘密杀死了沙皇一家人。稳住了他的马克思主义政权。

从此,俄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期开始了。并且,世界历史上也第一次出现了一个依照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权,由共产党行使绝对的权力,构成了对民主和自由主义的历史性挑战,即,宪政民主制度诞生以来最大最严重的挑战。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诸世纪》在历史上的应验 (3/30/2002)    
  • 惊世预言解析–《诸世纪》 (3/30/2002)    
  • 骇人听闻的中国赌徒,千万美元掷出去眼睛都不眨 (3/27/2002)    
  • 金钟:布什奇袭北京 (3/19/2002)    
  • 中共本是依垄断信息而兴,自然也会随垄断失效而亡 (3/9/2002)    
  • 华尔街日报﹕中共从共产主义走向法西斯主义 (2/24/2002)    
  • 【纪元专栏】凌锋:老戏子遇到新问题 (2/18/2002)    
  • 撒切尔支持邪恶轴心说:伊斯兰极端主义等于共产主义 (2/13/2002)    
  • 当代中国的浊水与清流 (2/8/2002)    
  • 2001中国十大贪官落马纪实 (1/5/2002)    
  • 原教旨主义与正统马克思主义 (1/4/2002)    
  • 追悼毕生为坚持与追求理想而斗争的王若望 (1/1/2002)    
  • 美国货轮满载粮食驶往古巴 (12/16/2001)    
  • 理工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政治课考试答卷 (12/9/2001)    
  • 扩大战事还是挽救经济 布殊需权衡内外政策优先顺序 (12/7/2001)    
  • 【历史人物】马远方:茅盾早年的情侣秦德君传奇 (12/2/2001)    
  • 中共官媒:美中战略解读不同 (4/28/2001)    
  • 陈奎德: 《共产主义的兴衰》-68.俄罗斯的曲折民主路 (4/27/2001)    
  • 柳三禅﹕多余的话 (4/21/2001)
  • 相关新闻
    柳三禅﹕多余的话
    陈奎德: 《共产主义的兴衰》-68.俄罗斯的曲折民主路
    中共官媒:美中战略解读不同
    追悼毕生为坚持与追求理想而斗争的王若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