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话月饼

明月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9月13日讯】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明代,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各地人民所喜食。
U☆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黑"食品厂︰50吨过期月饼馅做新汤圆
一盒月饼寄了38天 海南邮政被告上法庭
北京元宵 卫生一“团”糟
最不浪漫的16个人生片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