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创31周低位 六大指数跌幅越1%

【楼市动向】施政报告已放弃短中期供应

人气 17

【大纪元2020年12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勤智香港报导)反映二手楼价走势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报175.68,按周下跌1.06%。分区指数全线回落0.97%外,港岛、九龙、新界东及新界西分别下跌1.29%、0.8%、1.06%及2.41%。其余领先指数除大型单位靠稳微升0.07%外,中小型单位及大型屋苑分别下跌1.27%及1.35%。中原经纪人指数(CSI)最新报51.34,按周回升0.65个百分点。

受第四波疫情影响,二手楼价下跌,指数创31周低位,但仍然在174至181点的徘徊区,缺乏明显方向。政府发表施政报告,短中期住宅供应已无计可施,遂开出一些长远的期票。一手销售反应依然理想,大型新盘以梅花间竹式开售,柏傲庄过去四周连环沽清,本周轮到油塘蔚蓝东岸,首推279伙,上周末售出越九成。11月份一手累售超过2,600伙,创20个月新高。反之疫情令二手市场受压,成交萎缩。

中共全面介入施政

另外,由于被施政报告盖过,审计报告没有太多人留意,但当中却有重要讯息。特区有1.8万幢旧楼需根据12年公布的强制验楼计划进行维修检查。计划实施八年多,仍有1.2万幢未发出法定通知,以现行处理效率,单是通知仍要20年。政府决而不行,执行官僚化又一实例。特区政府经常说人命关天,借用疫情不断扩大权力,㓥房及旧楼安全隐患却从宽处理,背后政治企图极度明显。

上周政府发表施政报告,洋洋三万多字,林郑用了两个半小时逐字朗读,重点不外乎是感谢中共及大搞中港融合。议事厅内某局长呼呼大睡,有议员看电影、买大闸蟹、玩数独,可知道这份施政报告有多“精彩”。不重视他人者当然亦不被重视,反正那些与会的人清楚知道谁是傀儡谁是主子。

那些“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愿检尽检”、“一国两制一河两岸一区两园”、“东进东出西进西出”、“三业三政”、“更全面更准确更坚定”、什么“标的”,一系列中共口号式用语,大湾区融合计划之详细就连广州从化马会都被照顾,报告被中共“上下其手”,全面管治已经渗入特区各个领域,特区政府已经是僵尸政权,任由中共扯线。施政报告已是名副其实的“尸政怖告”。

只重融合不管社会撕裂

特区社会严重撕裂,施政没有任何政策修补,反之令社会更撕裂,对于特区未来的主人翁更是进一步奚落。林郑口口声声关心及爱护年青人,对滥捕滥告被暴力对待视而不见,还对年青人作有罪假设,要先认罪才可考虑从宽。

特区未能维持经济环境,让年青人看见公平的营商环境及发展机会,而是威迫同时出招利诱,抛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当有市民质疑为何将年青人送走而非留住时,就马上被扣上丑化大湾区之名。中共的所作所为还用丑化?那边厢,政府马上将引入优才计划名额倍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子曰:“近者悦,远者来。”近者不悦,计划引入了什么人只要看看过往数据便一清二楚。

施政报告没有什么惠及中产,反之教育政策却直接冲击他们的下一代。政府将年青人问题归咎于教育,单方面将通识杀科,取而代之是中共宪法、国家安全法、基本法、了解国家发展等教材,还要到中共国交流,教材需审批,将洗脑式国民教育借尸还魂。政权称教育改革与政治无关,在中共管治下有什么不被政治污染?大家应还记得传染病学权威袁国勇教授到武汉了解新型肺炎,与内地专家交流所得到的样板答案,就可知道学生交流所看到的只会是“样板戏”。中共“红线”无所不在,踩中随时遭秋后算账,在中共国就连免于恐惧的提问权都不存在,还有什么可以交流?大众不会忘记中共将那个发表放弃特区年青一代言论的人获颁予十大感动人物奖,林郑政权只是执行中共指示,特别“照顾”年青人。香港民研调查所得,施政报告评分只有27.2分,创有纪录以来新低。一份不是以民为本,而是为中共政权度身订造的施政报告当然被市民唾弃。

土地房屋语言伪术

回到土地及房屋政策。政府声称已觅得330公顷土地,可以满足长远房屋策略十年公营房屋建屋目标,但魔鬼尽在细节。特区不是没有土地,而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公及不适时的问题,所谓“觅得土地”,实质是一个觅得较实在的目标地点,正在研究收地可行性,并未进行任何正式收地,最终结果如何还是未知之数。即使开始收地,还需要赔偿迁徙,然后改划,平整土地后才可建屋。

所谓有地可满足十年建屋目标,并不代表十年内有实际供应,真正落成时间不详。行政效率是关键,年年施政报告都提到加快土地开发审批流程,但从没指标,流于口号。六年前确立长策之时,政府言之凿凿有信心觅得足够土地,结果怎样?今年不同的只是政府语言伪术又魔高一丈。

另外,施政报告亦早已放弃处理短中期供应,集中开“期票”,“明日大屿”更是事在必行,政府抽其它议程让财委会审批拨款。未来房屋供应紧拙无可避免,运房局局长陈帆将明知恶化的公屋轮候时间美言为五年内不会有明确改善。

政府政策失误,纳税人埋单。为了减低反对声音,政府建议推现金津贴计划资助合资格公屋轮候人士。以9万合资格申请户及公援一半支助额计算,三年就盛惠80多亿。政府提供资助,又可为进一步延误作挡箭牌。

㓥房租务管制研究了一年,还要等多半年才有结果。即使实行租务管制,真正立法施行未知拖多久。更根本的问题是很多㓥房都是违规经营,租约不登记,又如何管制?

最近一期“绿置居”严重滞销,施政报告不但不即时检讨,还预期推出下一批2,100伙。政权吹嘘的“港人首置盘”推多260个,2024年落成,根本不可能成为有效阶梯。

私楼方面,政府声称无条件减辣,其实政府已经减辣。一手空置税撤回立法,去年大幅放宽九成按揭保险限额。三至四年后私楼供应量大减,平均每年只有6千,届时一手市场必更疯狂,市场大乱。过渡性房屋,政府称未来三年有足够土地提供13,200个单位。政策于17年公布,搞了三年,今天只有七百多个单位。一日未见入伙,不能作实。

⊕⊕⊕ ⊕⊕⊕ ⊕⊕⊕

施政报告写得再冠冕堂皇,承诺听似信誓旦旦,但历史已告诉我们极权信守承诺的机会率是多少。市民若没有话语权、有效的监察权,结果将会等同中共的“一国两制”、林郑竞选时“聆听市民”承诺一样,任由政权戾横折曲,按需改动,一切以中共政治利益先行,而人民利益随时可变作牺牲品。◇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楼市动向】土地共享为拖延度身订造
【楼市动向】美国大选后对楼市的影响
【楼市动向】政府浪费资助房屋资源
【楼市动向】肆意搞融合可解民生问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