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究:外来种银合欢 恐增恙虫病感染风险

台师大、卫福部疾管署研究团队发现,澎湖外来种植物银合欢,提供病媒恙虫适合的生存环境,恐增高罹患恙虫病风险。(台师大提供)

人气: 23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0年02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外来种植物除了会阻碍原生植物生长,也可能成为致病病媒生物的温床。台湾师范大学与卫福部疾病管制署组成研究团队发现,澎湖外来种银合欢,提供病媒恙虫相当适合的生存环境,且在银合欢林、农地、住家附近,恙虫感染恙虫病的感染率也最高。研究成果近期已刊载于《公共科学图书馆:被忽视的热带疾病期刊》(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台师大指出,银合欢原产中美洲,能够适应干、热且贫瘠的土壤,大量出现在台湾许多废耕地,除了恒春半岛外,澎湖也是银合欢入侵非常严重的地区。澎湖从1970年代台湾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废耕地开始大量出现。调查显示,澎湖高达75%的农田处于废耕状态,且绝大多数被银合欢占据,密度可达每公顷3万至5万棵,加上每平方公尺土壤中可含2千颗种子,若要根除银合欢相当困难。

台师大表示,恙虫病是一种普遍出现在台湾花东及离岛地区的立克次体疾病,台湾每年约有300至500个病例。恙虫病在过去抗生素未发明前,死亡率可达40%,今若及早确诊,致死率通常低于1%。近年来,澎湖县的恙虫病病例相当多,且多出现在废耕地相当多的湖西乡。

由台师大生科学院副教授郭奇芊、疾管署王锡杰博士组成研究团队,比较澎湖县湖西乡银合欢林地、还在耕作的农地、住家附近栖地,恙虫的数量和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感染率,结果发现,银合欢林地的恙虫数量明显较高,且季节变动较低,显示银合欢林地能够缓冲恶劣气候对恙虫的负面影响,恙虫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感染率,也是在银合欢林中最高。

研究团队也发现,银合欢林中躲藏特别多的小黄腹鼠,这种老鼠除了寄生相当多的恙虫外,恙虫也吸食得相当饱。在澎湖最常出现在住家周遭的臭鼩(又称钱鼠),身上带的恙虫种类虽然和小黄腹鼠相同,都是地里恙螨,但是恙虫体型却明显小许多。臭鼩具有类似吸尘器的功能,可以吸引许多恙虫寄生,但恙虫寄生后却无法繁殖,此时臭鼩的出现反而能降低人类被恙虫叮咬的机会。

研究团队表示,外来种植物除了如一般大众所认知的,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外,透过影响病媒生物的栖地环境,也有机会影响一般民众的健康,提醒大家应该更加重视外来种植物入侵可能导致的各方面影响。◇

责任编辑:芸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