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雅句】典籍中的男孩名

作者:雅兰
元_明 赵原 沈巽《山水竹石图合卷》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768
【字号】    
   标签: tags:

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嘈杂与烦恼,雅兰和您一同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身心安和之道。安和系列内容将分为三季:第一季“人与自然之和”(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至“中国园林”),第二季“人与人之和”(从“人生短暂 选择简单”至今),第三季“人与心之和”。

上次我们说到男孩名会从《楚辞》当中去寻找,除了《楚辞》,也有男孩名出自《论语》,如唐代画家阎立本,他的作品有《历代帝王图卷》等。立本,出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什么是君子的本呢,中国文化讲仁义,但仁义不是凭空产生的,仁义的基础是孝悌,一个人只有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出去才可能讲仁义。所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也有人叫九思,九思也是出自于《论语》:“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意思是说君子在九个地方需要用心思考:看要明察,听要灵敏,神情要温和,举止要恭敬,讲话的时候要真诚,办事要注意敬重,遇到疑问要留意询问,发火时要想到后果,见到利益要想着这个利益如果得到它,是否符合道义。

除了《论语》,男孩名也有从《诗经》当中取的,比如我们上次讲到林徽因,徽音这个名字出自于《诗经》,而林徽因的先生梁思成,“思成”这两字也是出自《诗经.商颂》原句是“绥我思成”。这首诗的意思是商汤的后代在祭祀祖先,希望先祖能保佑自己得到成功。还有如唐朝名相杜如晦,“如晦”也是出自《诗经.郑风》“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所以《楚辞》、《论语》、《诗经》都是很好的取名典籍。

文雅的男孩名也有出自诗词的,我们知道民国时人们取的名字,都非常自然又有很好的寓义。前段时间有人发起说找出自己爷爷奶奶的名字,看看他们的名字起得如何,一看果然很有诗意。比如有人的爷爷叫白敬亭,“敬亭”出自李白的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名字一听,就好像眼前出现了一位孤傲冷清的公子形象。也有的爷爷叫莫怀雨、苏望亭、傅香读,一听就充满着江南水乡的诗意和美感。

有人爷爷叫周景明,“景明”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读到这个名字,仿佛就能感受到春风拂面,阳光灿烂。

有人爷爷叫夏晚亭,“晚亭”出自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有人叫清安,“清安”出自李白的诗词,“天人清且安”。在战乱时期叫个清安,那是亲人对孩子最好的祝福了,寓意清平安宁。还有画家林风眠、吴湖帆等等,这名字一听就像一幅水墨画。

这一期我们主要分享取一个儒雅的男孩名可以从《楚辞》、《论语》、《诗经》、诗词中去寻找,关于中国的传统还有哪些文化呢,我们下次和您接着分享。

点阅【馨香雅句】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上期我们讲到中国文化里,君臣会尊重天命,各尽其责,那么君臣之道具体该怎么样呢?
  • 上次我们说到朋友间的义,在关羽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演绎,今天我们来聊聊朋友间的信。古人说,人无信而不立,为什么这个信如此重要呢?
  • 上次我们说到朋友间的信,然而生活中并非所有人,在所有事情上,都能够做到讲信重义,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受到来自朋友的伤害,而有些人的心结,甚至大到老死不相往来。
  • 生活中很多人的烦恼来自于上下级之间的相处,上级往往抱怨下属为什么不听我的,下级往往觉得上级为什么不理解我尊重我,双方各有怨恨,轻则配合不力,重则不和而去,甚至引起官司纷争。
  • 上期我们讲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对臣以礼相待,臣就会对君报以忠诚。中国文化里提到忠,大家都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岳飞
  • 上期我们讲到岳飞的精忠,很多人会问,是不是精忠就是对国君言听计从呢,如果国君有过错,我又该如何做呢?
  • 那么纵向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 人生路或许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在重要的关口,人们都希望得到指点和支持,那么中国文化里是否会有这些智慧呢
  • 上期我们讲到出生礼俗,人一生还有一方面会影响我们一生,那就是名字。父母都会给我们起名字,名字里蕴含了哪些文化,从古至今关于名字我们又丢失了哪些文化呢?
  • 上期我们讲到我们和古人名字,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有名还会有字和号,人们根据关系远近不同,称呼也不相同。
  • 我们看正体字的“药”和“乐”很相似,为什么呢?是不是暗示音乐也是一种药,对人有很好疗愈作用呢?如果真的是一种药,又怎样调节身心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