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修缮“清水社口杨宅”邀国宝级师傅参与

台中市文化局长张大春勘察清水社口杨宅修复工程。(台中市政府提供)
人气: 7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0年05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邓玫玲台湾台中报导)百年古迹“清水社口杨宅”位于台中市清水区,从清领时期开始逐步兴建南栋、中栋、北栋三合院,民国99年由当时台中县政府公告为古迹,近年台中市文化局投入7,950万元办理修复工程,预计110年1月完工。

文化局长张大春近日率同仁勘察工程进度,肯定修复团队的专业施作,也期盼清水社口杨宅修复完成后,结合历史纪念、教育展示等功能,开放民众参观,成为海线地区的热门文化观光景点。

清水社口杨宅“明经进士”匾额,是清领时期光绪年间的文物。
清水社口杨宅“明经进士”匾额,是清领时期光绪年间的文物。(台中市政府提供)

清水社口杨宅为清领时期开始兴建的杨姓家族宅第,杨家以农业奠基,逐步拓展家族经商,也是当时海线地区的文风世家,共培养出11名秀才,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官拜提督兼道台的杨金波,其所居住的中栋建筑采穿斗式桁架,屋顶为燕尾翘脊型式,但屋脊燕尾不像庙宇那样高耸,而是在空中像燕尾一般向上平直伸展出去,磅薄气势中压着谦卑的角度,堂前悬有“明经进士”匾额,是清领时期光绪年间的文物,极富历史意义和保存价值。

清水社口杨宅的屋顶为燕尾翘脊型式,不像庙宇那样高耸,而是在空中像燕尾一般向上平直伸展出去,磅薄气势中压着谦卑的角度。
清水社口杨宅的屋顶为燕尾翘脊型式,不像庙宇那样高耸,而是在空中像燕尾一般向上平直伸展出去,磅薄气势中压着谦卑的角度。(台中市政府提供)

日据时期,杨澄若担任清水区长,其子杨肇嘉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为首任清水街长,更是推动台湾地方自治的先驱,直到战后清水杨家在台湾政经界仍占有重要地位,清水社口杨宅也见证近代台湾史的演变。

清水社口杨宅为传统民居的建筑群,由三座三合院并列组成,每栋都有内埕、外埕及外前埕,外前埕为开阔广场,中央有一座八卦井,兼具清领和日据时期的建筑风格。本次的修复工程特别邀请国宝级的大木作保存技术者“刘鸿林”师傅参与,在现场设置木料加工区,针对建筑群中各式大、小木作进行修补工程,依照损坏情况研拟合适的修补方式,锯除并清理蛀蚀严重且不堪使用的部位,再选择合适的木料配合环氧树脂做填补,并安装回复原位。

 清水社口杨宅修复工程,邀请国宝级大木作保存技术者刘鸿林师傅参与(右一)。
清水社口杨宅修复工程,邀请国宝级大木作保存技术者刘鸿林师傅参与(右一)。(台中市政府提供)

随着工程进行,修复团队在中栋建筑发现“猫洞”,是早期为了让猫能自由进出室内外捉老鼠,而在门框旁的墙角开设12公分x17公分大小的洞口。南栋建筑的马背设计为水行马背、山墙装饰有悬鱼(又称垂鱼),从建筑装饰也能看出早期房舍最怕失火,因此设计“如鱼得水”的装饰,寓意家宅平安。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