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工厂 无工人

以品牌授权年赚12亿 南极人经营模式惹议

人气 1146

【大纪元2020年07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毅报导)大陆内衣企业南极人没有工厂,更没有一个工人,南极人以“品牌授权”在2019年净利润达到12.06亿元人民币。但是与南极人品牌有关的投诉频传,而其经营模式被指是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将导致品牌价值下滑。

据大陆商业人物(ID:biz-leaders)7月26日报导,搜索中国最大的零售购物网站天猫便可以发现,南极人的产品从蚕丝被、棉服、童装到电推剪、卷发器、儿童车、纸尿裤……无所不包。其标签已经出现在母婴、服装、厨品、鞋类、床品、家电等9大品类的55大类目产品线中。除了旗舰店外,它还有官方店、企业店、专卖店、直销店、自营店、工厂店等等。

但南极人公司已经关闭了所有的产品生产线,没有一家工厂,没有一个工人,现阶段市面上挂着南极人品牌的商品没有一件是它制造的。它靠什么赚钱呢?据报导,南极人靠的是“品牌授权”。

2008年左右,因品牌同质化严重等原因,南极人的产品价格不断被压低。为扭转困境,南极人将企业转型为“品牌授权”模式。

2015年,南极人干脆放弃了实体零售和直销,将全副精力投入到品牌授权上。同年12月,南极人借壳新民科技上市,更名为南极电商。

数据显示,借壳上市后的2015年度,南极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89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同期增长59.81%,公司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36.51%;公司净利润1.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1%。到了2017年,它以96.46%的毛利率成为A股电商的毛利之王。

据南极电商(002127.SZ,前身为南极人)此前发布的2019年年报,公司在各电商渠道可统计的含未付款成交总额(GMV)达305.59亿元,同比增长48.92%。南极人合作供应商数量有1113家,合作经销商有4513家,授权店铺5800家。仅是品牌授权,2019年就给这个公司赚了13亿,占据整家公司营收的33.2%。公司营收为39.07亿元,净利润12.06亿元。其品牌综合服务业务毛利率高达93.36%,这意味着南极电商的利润几乎都来自“贴牌”。

但是,南极人的经营方式也让其陷入品牌价值不断消耗的恶性循环中。

目前,与南极人品牌有关的投诉贴,诸如“没有logo”、“卖假货”、“质量差”等,在聚投诉、黑猫投诉上比比皆是。

据《南方周末》统计,仅2018年,南极人就上了14次中共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涉及蚕丝被、内衣、棉服、童装、电推剪、卷发器等产品。

另据《中国证券报》报导,2020年3月,中共质监局《2019年第二批网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不合格产品及企业名单》的披露中,南极电商生产的旅行箱包(货号为C487811011)也出现在了名单上。显然,南极人在质量管控上并没有做到位。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南极电商许多店铺还存在经营者、地址多次变更的情况。

对于南极人的经营方式,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长期昌盛的商业模式。微信公众号“新博弈”(ID:newgametheory)引述纺织服装品牌管理专家程伟雄的观点表示:南极人的品牌价值在该模式下是递减的,“只注重短期利益,不注重长期利益,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存在是对于行业的一个压榨,是劣币驱逐良币。”他说。

资深电商行业观察人士路鹏飞也表示:“当前不少本土品牌的授权模式相对粗放,且品牌在市场上并没有较大溢价,还是主打价格战,存在透支品牌获取利润的情况,最终导致品牌价值下滑。本土品牌应该学习外资对品牌授权的苛刻管理。比如,要求授权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品牌培育能力,而不是以短期获利为主。”

“新博弈”表示,南极人的吊牌生意天花板在2019年就有所显现。其营收增速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开始出现大幅下滑,南极电商的主营业务扩张速度大幅放慢。一方面,国内的品牌授权市场可能已经趋于饱和;另一方面,由于南极人的“品控失格”,该品牌收割全品类扩张红利的代价却是客户认可度的降低,种种因素导致市场对于南极人的品牌需求不如过去强烈了。

报导称,因平台方对商家的进驻要求越来越高,南极电商已经无法再提供京东和淘宝的品牌授权。目前,南极电商正试图转移平台,并逐步收紧自身的授权品类。

据报导,南极人创立于1997年,以“更薄、更暖、更舒适”为噱头,从保暖内衣市场出道。与恒源祥、北极绒、俞兆林并称大陆四大保暖内衣品牌。

责任编辑:林琮文

相关新闻
天猫造假?陆网友精准预测双十一成交数据
网购厕纸订单暴增交货延期 消费者投诉增多
曾志伟抖音直播卖货 货不对版遭网友投诉
红岭创投爆雷一年 难友投诉无门陷绝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