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言真语】职工盟解散后专访

邓建华:适应新社会秩序 拒绝习惯阿谀奉承

人气 421

【大纪元2021年11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理尔、梁珍香港报导)在香港历史悠久的职工盟于10月初解散。本报《珍言真语》邀请了前副主席邓建华作专访,探讨未来公民社会的发展。“我认为是一个相当艰难的时刻,未来怎么发展在摸索的阶段,摸索怎样可以维系公民的声音和团体的情况之下继续去做事。”

职工盟解散的时候,还有七十多个属会。邓建华说:“职工盟属会的基础,也是以往积累下来的,其实在我们会员大会里面,大部分的属会在最后一刻,大家都表现得不甘心,不是这么简单的接受自己要解散职工盟的决定。”他表示大部分的工会都表明会在自己的行业和公司里面继续努力,做到最后一刻。他认为即使目前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危机迫使他们要解散,“其实在这里反而我们会看到一种希望,就是工运的形式会有个转变”。工会与工会之间都开始在想怎么去“补位”、继续不同行业之间工会的连结。“我觉得仍然在工会人与人之间见到一些生命力,现在的时刻其实大家都是重整的阶段,不会有太多东西公开去说怎么做,大家都会在自己行业和公司里面,为工人做事、为工会会员做事。”

职工盟大比数通过解散议案 发放优于法例补偿予员工
2021年10月3日,职工盟主席黄迺元(右)和副主席邓建华(左)宣布正式通过解散程序。(宋碧龙/大纪元)
职工盟大比数通过解散议案 发放优于法例补偿予员工
成立31年的职工盟,10月3日宣布正式通过解散程序。(宋碧龙/大纪元)

“我想现在很难说从一个公民的角度要求政府有什么反思,现在从一个香港这个社会的情况来看,公民社会的角度来讲,其实我们未必再去对这个政府有太多的诉求,而是反躬自身问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邓建华指如果以前维系的方法已经行不通,应该要走出一步,去填补回这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他相信在不同生活圈子里面的人都会感受得到,自己并不是孤立的。现在面临在一个大清算的阶段里面,可能不断有正式的团体被解散、被取缔的,但与此同时也会看到不同的人生生不息的,尽可能为他人去做事。

发掘身边的可能性 在能力范围内坚持

“其实大家正是要去发掘自己身边生活的空间里面,还存在怎么样的可能性。”邓建华表示仍然有很多人很着重自己的生活习惯去帮衬‘黄店’,一块钱都不会去给‘蓝店’,这样的生活圈子其实已经构成了一个公民社会的基本。“我想在2019年之后的香港人本身都会有一个答案,而那个答案是不需要我是你职工盟的人告诉我怎么做,而是很多人本身已经有自发连结的可能性,反过来我们也要向这些人学习。”

问到有没有什么动力使邓建华坚持留在香港,他回答说:“现在这个阶段,有些人无论他是留下还是走,其实不是自己去抉择的,有很多外力的因素逼着他去做。”而他自己则觉得选择留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在这个地方有些任务没完成,还有事要去做。而且现在这样的时势,风险已没办法很准确的估计。加上他不认为自己是很孤身一人,在香港也有很多人在他自己能力的范围之内去做最好的。

曾经与不同工会在无数个街头摆街站的邓建华。资料图片。(麦碧/大纪元)

邓建华举例说,很多人都会问导演们怕不怕被清算,但是他们都可以很从容、直白的告诉香港人,其实他们只是做电影,只是做他们需要做的事情,所以他们无所畏惧。“这些精神,就是一个个的在香港人之间已经传递着,反过来讲,我们见到很多人离开了这个地方,其实我们看到了很多人在坚持着。”他提到为依然还有很出色的港产片去金马奖参展,那些记录着香港事实的电影本身在香港不能放映,但仍然有一帮人很努力在做这件事。“其实这些不同的人,他用自己的方法去努力,我觉得大家是见到的。”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怎样去看待自己做的所谓有意义的工作,和怎么看待我们自己,所谓怎样在香港这个地方,安身立命的这个问题,我想其实在我的角度来讲,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很多其它的旁枝末节都可以迎刃而解的。我们如果细心的去试试旁听,我们见到很多同路人的。”邓建华也讲到现在香港社会,仍可以看到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消散,还在做很多有意义、在帮同路人的事情。“我们是会从中得到一些安慰和希望,不代表这些事,是可以即刻令到我们有一个民主的地方,社会不会因为这样而翻天覆地,不会因为纯粹这样,就再来一次波涛汹涌的运动,但是起码我们并非是一个彻底的绝望的环境里面。”

适应新的社会秩序 拒绝习惯阿谀奉承

“职工盟最后一阶段,逼不得已,但是我们搞了一个展览,去继续讲,工运的故事,讲组织者故事,讲那么多年来,工运的抗争,从来没脱离到香港的政治运动。”邓建华指该展览的核心概念就是,就算职工盟抵受不了政治压力要被迫解散,但不代表要将他们的理念都赔上。他希望更加多的人,包括以前参与工人运动的人,都可以继续去思考,怎样在这么荒谬的世道里好好活着和好好的工作,“我们其实是要一在这个地方生活下去”。

“我们要适应,但是,不是要习惯。”邓建华坦言,现在社会的变化很急促,连保持悲观想法的人都可能会觉得,种种改变比想像中来得快。但他从一位在牢狱中的朋友所写的一封信得到启发。他在信中写到,他要尽量适应在狱中的生活,但不是要习惯,不要成为被这些外在环境操控的人。“现在正是他所传达的这个信念,就是我们香港人现在需要一个,就是安心立命的基础是一个本钱,就是我们怎样不可以,习惯了和甚至乎主动去阿谀奉承。”邓建华指“香港加油”在渣打马拉变成了禁语,但它不是无声无息的变成了禁语的,大家都知道事情是很荒谬的,并非忽然之间成为了社会共识。“大家知道是有点无能为力,但是不至于成为一个完全犬儒的社会,而这个就是我们的基础。”

最后邓建华表示,除了台湾和韩国之外,整个亚洲都面对着民主衰退,香港也面对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困难,就是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他认为世界各地不同的抗争者面对政府,都有自己的难关,但最重要的是,抗争精神是可以互相传递和学习的。“正如2019年香港人的运动,在香港未能够开花结果,但是这个活动本身的影象,策略和这个运动的精神,是有在亚洲其它地方传播,是有互相学习和传递。”他说,当泰国人抗争的画面传回到香港的时候,也都是鼓励着香港人,大陆也都有很多志士在继续努力着,大家互持的精神是一致的。@

责任编辑:李明◇

相关新闻
【珍言真语】刘达邦:大陆限电 港企想转他国
【珍言真语】桑普:台湾十一集会 抗共挺香港
【珍言真语】谢田:中共限电背后或藏军事目的
【珍言真语】何良懋:潘朵拉文件见尽众生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