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港货船滞留外海 商家叹假期到货未到

人气 381

【大纪元2021年12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绣惠洛杉矶报导)随着购物季到来,洛杉矶、长滩两大港口的货柜积压仍呈饱和状态。尽管停靠两港附近待入港的货船队伍已略为缩短,但在更远的海域,包括远及亚洲的航程中,都有推迟进港或缓速前进的货柜船。与此同时,加州各港的货柜装卸量仍屡创纪录。

根据南加州海事交易所(Marine Exchange)的报告,停泊于洛杉矶两港口的船只数量减少,是因应新规要求。从亚洲驶近加州的船只需离海岸150英里以上,而从北方或南方驶来的船只则被要求离海岸50英里;船只这样分散开来,可避免相撞。该所执行董事基普‧卢蒂(Kip Louttit)说:“数量并没有减少,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分散船只。”

从事鞋业代理的贸易商吴经理表示,货柜数量并未减少,只是船只靠港的新规定让卸货船队伍看起来不像以往那么庞大。但许多货柜船正横跨太平洋,大量的商品货物等待进入港口码头、仓库和运输网路。她说:“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有时等不到货柜,有时又会通通挤在一起进来。”

等船靠港

吴经理表示,一般而言,从大陆赴洛杉矶港口的船运时间约14至17个工作日,但她也曾遇到货物在海上漂了30天仍无法靠岸的情况。因为不同的船运公司拥有不同的航线,所以等待时间不尽相同。

她有一批货柜,原定10月12日抵达洛杉矶港口,但等了两个多月却音讯全无,比这批货柜更晚出发的货品都已到港。吴经理说:“我都开始担心货品是不是不见了,或是有船员在海上生病了。”后来她得知该船公司滞留在更远的海域等待进港,而同时在海上等待的还有六十多艘船。

随着原材料单价上涨、运输费用增加,部分商家选择调高产品价格以平衡收支,但这也造成整体物价上扬。而且,并非每家企业都能渡过疫情引发的全球供应链危机;有些中小型贸易商因资金周转困难或无力支付持续上涨的运费,被迫歇业。吴经理说:“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资金可先投入或有足够订单,的确听到产商倒闭。”

据吴经理所知,许多在大陆的工厂被迫关闭;有些老板甚至因为无法出货而积郁成疾。她认为承接沃尔玛(Walmart)、凯玛特(Kmart)等公司的订单并不容易获利,“我的经验是卖给沃尔玛都亏钱”。

其症结是利润低、压力大。这些大型连锁店会把单价压很低,产品还需要通过很多测试;加上美国公司付款很慢,有些工厂接了订单,却苦等不到款项。近年美国许多实体零售商受网路购物潮冲击,濒临倒闭或申请破产,有些中小型工厂供了货,但却无法拿到尾款,最后这笔钱全部亏掉。

吴经理表示,目前其公司的产品价格未有太大变化,因为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不久,他们就开始囤货,并与大陆的工厂协调,增加订单、扩大进货量;营业额未因疫情削减,甚至微幅增长。为避免订不到舱位陷入无货可出的窘境,她于2021年初就开始增多进货,但就算货柜抵达洛杉矶港,仍要等待卸货。

等待卸货

吴经理说:“就算船进港了,货柜也可能放在暂时封闭区域。如果缺少拖车架(Chassis),就算有工人也无法卸货。”因为太多货柜涌进洛杉矶港,加上拖运货柜的工人短缺、拖车架不足等因素,等待卸货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为了要更快清运货柜,两港运营商同意,让夜间和周末等非尖峰期载走货柜者不付费;然而愿意加班配合调度的工人非常有限。

吴经理说:“不管有没有疫情,工会不满意就是罢工。但不同码头有不同的情况,有的员工积极,有的员工懒散。”她认为码头工会的工人已经养成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习惯,疫情虽有影响,这习惯变本加厉也是问题;因此政府的要求——货柜不拖出来就按日罚钱,对商家而言并不公平。

吴经理的公司多次因货柜无法拖出被货船公司罚款,“空柜需要退回,但现在需要港口给予许可证才能停放空柜,没有空间也只能缴罚金”。

该公司预计于圣诞假期销售的两样新品,因货柜滞留海上已来不及上市。“多多少少都会受影响,但工厂是自己的,所以损失并不大。”她说。

吴经理还观察到一个特殊的现象:有些中国公司,空柜囤积好几个星期都不退,她说:“三个礼拜下来(罚金)也很可观,我们都急着退柜,但他们似乎不在乎花这个钱。”

尽管加州政府和海事官员试图通过各种措施减少港口货柜积压,如罚款、周末加班;但因工人、卡车运输设备短缺以及进出港口的货柜数量仍居高不下,这些措施似乎未见明显效用。◇

责任编辑:方平#

相关新闻
美国会议员提法案 缓解港口拥堵及运输危机
美国卡车司机缺八万 南加待卸船再创新高
美国会议员朴银珠谈如何解决供应链混乱
洛杉矶两港第四次延收集装箱滞留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