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登山事故年增逾6成 台内政部吁做好5大准备

人气: 12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1年02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袁世钢台湾台北报导)国内登山活动日渐普及,但发生山难事故的次数也越趋频繁,据内政部统计,去(109)年在国家公园内共发生186件山域意外,较前(108)年增加61.74%;而事故类型则以“创伤”、“迷路”、“高山症”及“坠谷”等为主,内政部推测,原因可能与山友经验不足、缺乏准备有关。

据内政部营建署统计,去年申请核准进入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区的民众共有29万5,731人,与前年同期相比增加7万1,854人、增幅32.1%。而在国家公园内发生的山域意外事故共有186件,较去年同期增加71件,增幅达61.74%;主要类型为“创伤”、“迷路”、“高山症”与“坠谷”,推测可能与山友经验不足、缺乏准备有关。

为此,内政部提醒,民众从事登山活动前,应强化“风险认知”、“资讯搜集”、“行前训练”、“装备整备”与“礼仪秩序”等5大行前准备事项。至于雪季期间,除了基本的头灯、哨子以外,应事先请医师开立高山症药物,携带具定位功能的通讯设备及岩盔、冰爪、冰斧或登山杖等“雪地三宝”;另也应投保登山综合险。

在出发前,也应启动“天候三层检核”措施,首先要了解天候状况并关注交通、气象等网站讯息,提前了解山区情况;其次,抵达登山口时,可由领队与登山成员一起检查装备,并讨论遇不良天候时处置措施;最后则是设定折返点,若在山区遇恶劣天候时切勿冒险继续上山,适时设定折返点下撤,以避免受困山区遭致危险。

此外,为避免登山活动造山林环境的冲击,营建署提醒,登山期间应落实“无痕山林”的精神及7大准则,包含事前应充分规划与准备、只在可承受的地点行走及宿营、适当处理垃圾维护环境、保持环境原有的风貌、减低用火对环境的冲击、尊重野生动植物、考量其他使用者等。◇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