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区域研究助台湾增国际知名度 应重视

人气 314

【大纪元2021年04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北报导)台湾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与台湾亚洲交流基金会举办“台湾的区域研究论坛”。总统府资政萧新煌表示,台湾学者有做东南亚、美国、日本、欧洲、中国、大洋洲、印度的研究,“期盼政府重视区域研究朝向独立学门发展,透过台湾跟当地学者合作,将来台湾的国际知名度就会增加”。

主办单位表示,区域研究(area studies)是一门跨学科领域的学问,它被视为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它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涵盖了极为广泛的研究旨趣与方法技艺,但回顾台湾对于区域研究的定位,科技部的学门认定是以都市规划为主,着重于空间性,而非政治经济学意义下的区域。

“台湾的区域研究:前景与挑战”论坛4月9日举行,邀请国内推动区域研究领域教学及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共同探讨区域研究在台湾如何朝向独立学门前景来推进,盼透过对话与讨论构思实践蓝图与建议。

台湾亚洲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萧新煌以东南亚为例,发表主题“台湾的东南亚区域研究:过去、现在与未来”演讲。他受访表示,当天主办单位邀请台湾做东南亚、美国、日本、欧洲、中国、大洋洲、印度的研究学者来参加,主要是把台湾现有的区域状况作一个盘点,“比如有没有制度化,人才有多少,将来发展的困境是什么?”

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杨昊主持圆桌论坛“区域研究之对话:朝向独立学门努力的前景与挑战”,与谈人包括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研究员林正义谈“美国研究”、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谈“日本研究”、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王信贤谈“中国研究”、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建辉谈“欧洲研究”。

圆桌论坛与谈人还包括暨南国际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兼院长陈佩修谈“东南亚研究”、中央大学客家学院特聘教授张翰璧谈“全球客家研究与东南亚研究”、清华大学印度中心副主任方天赐谈“印度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郭佩宜谈“大洋洲研究”。

萧新煌说,从圆桌论坛的讨论得到很深印象,“每个区域研究发展状况不一,但都面临人才不能凝聚,研究计划不能得到充分的资源”。原因是区域研究并没有被承认是一独立学门,而是放在不同学科下,“我们希望将来送审研究计划申请审查,期刊评比都能从跨领域、学科、区域观点来看,而不是把区域研究变成是都市研究、区域计划或地理研究”。

台湾的区域研究对于国际上的外交关系发展,他说,当然有帮助,“我们了解别人,别人也会了解我们。我们可以对东南亚、美欧、日本等区域多了解,而且台湾跟当地学者合作,将来台湾的知名度就会增加”。他表示,“目前台湾区域研究中,东南亚和大洋洲的研究比较健全,其中东南亚研究是跟政府的新南向做结合。”

萧新煌表示,美国研究照理讲应该人才最多,但现在发展不是很优良,没有学刊、学会是很可惜,这不利台湾在美国的游说工作跟对美国的了解;现在做美国政策的人很多,但研究美国的人很少。另外,台湾做中国研究的人很多,但也面临一些内部的问题及观点、涉及立场(蓝绿)的问题。

他说,台湾有很多知日派跟哈日派,但真正对日本的研究有老派跟新派的矛盾,还有面临教日文的人的日本语言研究,跟研究日本的人之间的矛盾都要设法解决,“其实台湾整个区域研究可以往前走的更好,我们希望论坛能够继续举办,把台湾的区域研究能够正常化”。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台湾在南美设办公室 美助卿:助区域安全繁荣
美中会谈 苏贞昌:中共干扰区域和平让各国担心
美关切台港疆 苏贞昌:中共扰乱区域和平
应对区域紧张局势 澳将投10亿建导弹兵工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