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言真语】邵家臻:亲历监房闷热 联署促改善

人气 179

【大纪元2021年05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慧真、梁珍香港报导)从2014年到2021年,香港人经历了雨伞运动和反送中运动,知道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艰难。香港社会活动人士、前立法会议员邵家臻因参与占中,2019年被判监8个月。不久前他成立了“石墙花”工作室,希望可以尽力为在囚人士提供支援及争取狱政改革。

邵家臻接受大纪元《珍言真语》节目采访时表示,现在是“国家不幸,私家幸”,他们去年12月中旬刚刚用那个地方,到现在才五个月,人手就已经翻了几番,从两名全职到现在4名全职和4名兼职;仓原来是两个架子,到现在有7个架子,全部摆满了,服务增长得很快。

“石墙花”的定位,是对在囚人士,专门做一些支援的工作和服务。“书信的支援,在囚物质的支援,情绪的支援。”“我们希望我们站在后一线,在那里去支援在囚的人士和手足。”

发起十万人联署 促惩教署改善牢房酷热

邵家臻亲身体验了,他在监狱房间里的时候,热得多辛苦。“热是比冷还要辛苦一些,因为冷了可以找衣服穿,还可以拿报纸来挡风。但是热呢,脱了所有的衣服,脱了裤子,都还会出油出汗,哇,都还是被融化那种感觉,好像一个蒸笼里面的小蒸包那样的,坐在那里不动都出油。”

这个现象,使他被释放后在外面很热的时候,总是想起里面的手足,他们怎样的闷热。再加上这段时间连续七天都是晚上很热。

“最热的时候是8月,现在夏天刚刚开始,都已经到36度,那怎么办呢?于是乎我就马上想到,不如搞一个联署,十万火急行动,(目标是)十万人。”

“石墙花”21号傍晚6点推出网上联署, 促请惩教署正视并改善监房酷热问题。仅3小时就有一万人联署,到23号凌晨3点就达到十万人了, “那个反应之快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做社会运动少见的,并不仅是人多,而且很快就达到目标。”

达到目标之后,他们马上写信给胡英明处长,希望能够约见他。到24号,已经有12万多个签名,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我们已经由十万火急,变成是十二万火急,我们要继续递信,继续等待胡英明处长回信。到现在刚刚就已经是24个小时了,他都没有回复过我们,连礼貌的回复都没有。”

“我们见到现在就是那种一冷一热的反应,市民很热烈,惩教署方面很冷淡,这里是12万人(签署),那边是嗤之以鼻,都不想理睬你,现在就是这个落差在那里。”

他说,这件事情是一件人道行动。天气酷热惩教署也承认,监房80年的历史, 不是说改建就改建,不是说增加风扇就增加,这他明白。“有些东西我知道是很难改,但也有些东西在他的手上说改就改的,比如增加退热贴,或者洗澡多洗一次啊等等。”“这些事情,其实他想做是可以做得到的,问题就是他会不会用他的怜悯心,用他的同理心,用他的恻隐之心去放松一点点?”

回忆夏天坐监热衰竭 监房像蒸笼夜不能眠

天气太热的时候,严重的当然会中暑。邵家臻记得他在监狱里面的时候,某礼拜六正在做运动,已经是走了一圈,但是突然间教练走过来,叫他休息一下,把他叫到一边让他快点喝水,再淋一下水,“那我就照做了,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他告诉我说,你的脸色全变了,你(的脸色)很青,你好像是热衰竭了。那我才认识到什么叫热衰竭,我平时我都没有这些常识。”

他就借这个机会跟教练说, 其实监狱里面太阳伞是不足够的,整个球场,有一个足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篮球场,是连在一起的三个场,加在一起当时只有三把太阳伞,是给警察自己用的,“那些在囚人士就缩在下边,我说其实是不够的。”

“后来可能又加上我的热衰竭,加上其他人不断提出来,我走的时候就加多了太阳伞,从3把加到8把。当然8把太阳伞里要照顾到100人,其实都未必够的,但是都是有一些改善了。”

他说,最要命的时候是晚上7点钟回到监牢里面,三楼顶楼已经吸够了热,里边像蒸笼,“一打开那个门,热气都会涌出来,进去就热得要命,进去后那些热气涌出来。你可以怎么做呢,最热的时候?就是赶快拿湿毛巾抹一下那个地板,让那个热气蒸发出去。”

可是,抹地其实更辛苦,“你又要动,要劳动,然后热气又蒸发上来,最难忍的时候,但是你要捱过去。出了一身汗之后,开始轻轻地用毛巾抹一抹汗,接着呢,拿一个本子,或者一本书,当扇子轻轻的扇一下,不要那么大动作。”

然后拿一些爽身粉,轻轻地让它吸汗;吸完汗之后,再用纸巾去按一按它。最后再用一些纸巾,沾一些水,放在脉门那里,帮助散热,接着就像佛打坐一样定在那里,让全身的汗都出了。

“7点钟开始可能要搞到8点多,汗水都出来了,人就开始定下来,就开始可以看书,写信,但是如果不行的话,那就惨了,再做,重新做一次,就是这样了。所以有时辗转反侧,在太热的时候,夜不能眠,食不下咽,没有胃口的。”

香港人权下滑 民间更关心囚手足

如今参与民主派初选的47人,32个还在押中;还有约10万人在监狱里面,其中很多都没定罪。对于香港人权下滑的情况,邵家臻觉得,其实是很悲哀的,坐牢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但2019年他坐牢的时候,还有很多议员来公务探访他,但现在我们的议员同事都坐牢了。

“我自己都用不了公务探访去探望他们,只能够用一般的探访。我都去探望过郭家麒、尹兆坚、范国威、慢必、朱凯廸,未来都会继续去探望他们。但是我们用普通人的身份,用15分钟的时间去探望他们,讲的话都很有限。”

在港人的权利上来讲,他感到很可惜,一方面是滥捕滥告滥囚禁,是香港最黑暗的时候;另一方面因为政权很不公道,令到很多市民开始关注在囚人士,在监狱里面的待遇是怎样。“所以成为了一线的曙光,大家可以关心一下囚权。”

“对政治犯有时会更加严苛一点,它口头就讲是一视同仁,但其实呢,对政治犯就还要严苛一点。例如在书信的交往上,很多信就会被它抽起来。”他表示,以往淫秽、赌博、黑社会和暴力的书都是不能看的,但现在对手足多了一种书不可以看,就是跟‘反送中’运动的书都不可以,“我的书都不可以进去,陈健民的书也不可以,这些就已经是一个新的规限。”

他指,在民间社会的角度,对在囚手足多了一些人关心;但是在政府的角度是收紧了。这个问题还是在拉扯当中。“但我相信政治犯进入监狱,是会令到惩教署的管理与文化是有改善的,不过可能不是立即有改善。”

联署行动难改变政府但有意义

“其实在现在(中共)的全面管治之下,可以这么说,所有的事情都没有用,又或者可以这样说,所有的事情都有用。”

“所有的事情都没有用”意思是,想要透过民间行动去改变一个政策,应该多数是不可以的,“但是如果这个行动作为一个团结,告诉在囚的手足知道,他们不是孤单的,我们没有当他是Condom(用完即弃),你看看一呼百应,在33小时内有10万人签名,这些全部都是为你们而做的,我们不会让你孤单上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有用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改变不了政府,但是政府也改变不了我们。”同时,“我们为自己的良心继续去作见证,我们自己为良心投一票。我们为自己下一代签名,我们为自己向历史交代一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有用的。”

对于本次“石墙花”联署行动,他认为,可以说没有用,也可以说有用。毕竟事实摆在那里,“33小时有10万人,以及现在12万人,我相信会继续增长下去,其实这个对大家来说,是会留在心中。”

完整访问请观看《珍言真语》节目。

责任编辑:李明◇

相关新闻
【珍言真语】周小龙:国安警察恐吓流氓式执法
【珍言真语】袁弓夷:袭梁珍应是中共610指使
【珍言真语】练乙铮:中共靠黑帮作恶90多年
【珍言真语】香山夕阳:中共布风水凶局祸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