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侨海外“在地化”教学台湾娶嫁习俗

人气 125

【大纪元2021年06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袁玫洛杉矶报导)橙侨中心2021年海外民俗文化种子教师在地研习,6月5日的第三堂“在地化”课,由许惠红和曹笑莲老师呈现难得见到的台湾娶嫁习俗、喜饼及夜市小吃。

橙侨中心2021年海外民俗文化种子教师在地研习,第三堂“在地化”课由许惠红、曹笑莲老师呈现难得见到的台湾娶嫁习俗、囍篮、喜饼及夜市小吃。(许惠红老师)

每堂课都亲力亲为的橙侨中心主任蒋翼鹏表示,台湾文化在地化包罗万象,如槟榔西施、原住民、电音三太子、阵头;台湾本土化气息浓厚的台客,如歌手伍佰、陈昇等;奔驰在道路上的机车,以及地方特色的夜市。许惠红、曹笑莲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台湾娶嫁的传统礼俗,有“提亲、合八字、小定、大定完聘、定日子、迎亲”等等,终身大事,马虎不得。

面对台湾的疫情,许惠红老师首先选曲《台湾的心跳声》为台湾祈福,介绍台湾的文化,传达台湾的信息。

橙侨中心2021年海外民俗文化种子教师在地研习,第三堂“在地化”课由许惠红、曹笑莲老师呈现难得见到的台湾娶嫁习俗、囍篮、喜饼及夜市小吃。两位老师和FASCA学生。(许惠红老师)

许惠红说明,如“说文”所云“归,女嫁也”,古代女子出嫁又称“归”,现代人也常祝贺新婚女子从此有了归宿;而嫁这个字是一个女和一个家组成,表示女方婚后才真正有了家。根据台湾习俗,在新娘出嫁前必须和娘家吃“姊妹桌”,谓之“饯别”,同时,还有含意的“掷扇”、“接嫁”、“进洞房”、“归宁”等等习俗,祝福新人永浴爱河,长长久久。

她说,目前台湾还有一些有趣的传统婚嫁习俗,其背后的意涵是很值得探讨的。如美丽的新娘,双方长辈对你的婚礼都有一定的期待,尊重长辈,承袭传统都是好事。在海外要如此行之实属不容易,但这些习俗的内容是很重要的。

橙侨中心2021年海外民俗文化种子教师在地研习,第三堂“在地化”课由许惠红、曹笑莲老师呈现难得见到的台湾娶嫁习俗、囍篮、喜饼及夜市小吃。(许惠红老师)
6月5日,许惠红老师在课堂上教做喜饼。(许惠红老师)

她提及前一阵子儿子结婚,她特别为儿子和媳妇准备了分享喜悦的喜饼、“ 长长久久”的囍酒、带路鸡、红枣桂圆、“ 早生贵子”、金铲子“产子”、代表白头偕老和家庭兴旺的“竹火笼”,并要求他们向父母奉茶来传承台湾婚礼的礼数与祝福。

当天课堂上,曹笑莲老师还教授以红包袋做成的囍篮,许惠红老师现场教喜饼、水晶饺的做法。水晶饺的材料:有生粉、太白粉、再来米粉、绞肉一磅,自行调味。另外可加虾仁、油葱等等,沸水半杯、一锅滚水备用;喜饼材料:有苏打饼干、棉花糖、无言奶油(或沙拉油)、Magie模具或圆形盘碗等。

许老师说,下周六为今年度最后一堂课,期望在线老师尽量利用所学去发挥,以在地材料发挥创意,再创造具有文化意义的课程传递给孩子们,使种子发芽茁壮,也欢迎分享所创作品。◇

责任编辑:李欣

相关新闻
为什么聘礼又称“花红”?
南市原住民日  传统竞技比高下
越南在排华  屏东办越南婚礼展
金刚猩猩赴荷兰 台湾准备六礼欢送祝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