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融亏千亿后五国企入股 专家:输血难持久

人气 4816

【大纪元2021年08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骆亚、张玉洁采访报导)大陆最大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拖延四个多月后,终于公布2020年财报,预计净亏损超千亿,负债过万亿,但声称有五家国企投资入股。有学者表示,中国华融等国企普遍存在高杠杆和财务风险,中共向国企输血的方式恐怕难以持久,中国经济正越来越表现乏力。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融)成立于1999年11月,2015年10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2018年,中国华融原董事长赖小民因贪污受贿被捕,并于今年1月被执行死刑。

今年4月1日,中国华融因推迟发布2020年业绩而暂停交易股票,4月26日再次推迟,引发市场对其风险的担忧。

8月18日中国华融公布2020年净利润预计亏损千亿人民币,同时宣称有五家中共国企作为“战略投资者”增资入股。此前,中国华融的第一大股东是中共财政部,持股61.41%;第二大股东是社保基金,持股6.34%。

中国华融18日的公告显示,预计2020年净亏损大约160亿美元(约1,029.03亿元人民币);截至2020年6月末,总负债为1.56万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为90.3%。

巨亏超千亿 “根本原因是制度问题”

中国华融解释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集团对原董事长赖小民任职期间激进经营、无序扩张造成的风险资产持续清理和处置;疫情对市场造成冲击,部分客户履约能力下降,当期部分资产质量加速劣变。

《北京之春》杂志主编陈维健8月20日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华融说贪腐是亏损的原因之一,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制度问题。他说:“(中共)这个贪污是永远割不断的,因为中共官员做官就是贪,贪污腐败成为他们所有官员共同的本分,而且你想不贪也不行,更多的还是这个制度性的东西。”

华融宣布投资入股的五家中共国企分别是: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远洋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陈维健认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中共国有企业全部都已经倒闭了,但是它们之所以继续存在下去,就是来自于中共的“输血”,“一方面是来自印钞机,另一方面是来自中国老百姓的纳税,就是所说的中国十四亿人被割韭菜。”

陈维健认为,过去几十年证明,中共制度下的经济是走不通的,中共国企是填不满的,这种输血的方式持续不下去。

金融分析师:华融安抚投资者 中共国企风险高

华融在公告中除了宣布五家中共国企入股增资,还称“无计划进行债务重组”,“公司流动性风险可控,将始终以负责任态度认真履行债务偿付义务”。

驻港金融分析师蒋天明20日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华融的这一公告发布后,有观点认为华融以这种方式给投资者定心丸,证明其有融资能力,能够偿还债券,但现在投资者的关注点之一是中共到底有没有能力救华融。

4月1日华融推迟公布2020年业绩之后,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普和惠誉)都将其列入观察名单,惠誉将其长期发行人评级从“A”下调为“BBB”,继续列入负面评级观察名单。

蒋天明表示,中共国企大部分都是依靠外来资金支撑,“说白了就是它自己运营所带来的资金不够还债,因为中国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杠杆率非常高,基本上都是靠再融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如果再融资能力受到影响,就是说我不能再在市场上融资了,市场上没有人认可我们了,那这些企业就会出事。”

针对华融的情况,蒋天明表示,华融非常缺钱,杠杆太高,财务风险非常大;从中共国企的整体情况来看,如果华融倒下去,不仅影响这一家国企,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对其它国企的投资意向。

他说:“如果华融倒了,它对市场的影响就是投资的人不仅不会投华融了,其它国企也有可能不投了。那其它国企要是不投了,它从市场上拿不到钱了,它也有可能陷入到资金链断裂的这个情况。”

蒋天明进一步谈到,中共国企的高杠杆特点,加上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如果再融资受到影响,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扣一环地往下倒。

华融的上述公告中称“疫情冲击市场”,蒋天明表示,实际上疫情持续至今,从全球经济来看,美国的经济数据正在往比较好的方面恢复,但中国经济发展却越来越乏力,“它在逐渐地放缓,有可能它不是增速放缓,而是真的往下降的时候,我觉得会挺危险的。”

责任编辑:周仪谦 #

相关新闻
华融资产暴雷启示 彭博:中国需施行“美式金融改革”
中国华融前景不乐观 金研院吁国人关注风险
中信集团或入局华融 已展开摸底
中国华融公告:去年亏损预计超一千亿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