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流芳】李清照《一剪梅》含蓄婉约的相思

李清照以婉约清丽的词作位列古代才女中的翘楚。(“古韵流芳”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99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宋代就有这么一对夫妇,可以说是才学相当,情深意笃,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没多久,他们时有别离,那位妻子就非常想念丈夫。到了清秋时节,她看到留有残香的枯荷,触摸到沁着微凉的竹席,这些事物似乎都在加重这份思念。

她独自在池塘边漫步,又提起罗裙登上小船,希望借此排遣内心的惆怅。但是,天上白云飘过,她不禁想:自己的丈夫什么时候寄书信来呢?其实啊,她也明白,自己和丈夫心意相通,远在天边却都怀着一样的相思。而且这相思都是无法排遣的,刚刚离开了紧蹙的眉头,又悄悄涌上心头⋯⋯

这对夫妻,就是两宋第一才女和金石学家——李清照和赵明诚了。特别是李清照,以婉约清丽的词作位列古代才女中的翘楚。而她那段动人的相思意,正是她的一首传颂不衰的经典词作《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古韵流芳】节目组制作

欢迎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1OYKxRpBsudVX2zY2rrdw

欢迎订阅Youmaker频道:https://www.youmaker.com/channel/e2bae620-0fd7-4f56-a566-8ecf924c4325

订阅古韵流芳telegram群组:https://t.me/guyunliufang

责任编辑:李维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朋友,在传统文化中被列为“五伦”之一,今天人们也常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真正的朋友,可以相伴一生,在患难中互相扶持,在生活中分享快乐。如果能够结识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真是不亦乐乎!在一些节日或者重要场合,我们都喜欢给朋友赠送礼物表达祝福;重情重义的古人,也会互相赠送礼物。而且,他们的礼物新颖别致,甚至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 唐朝是诗歌的国度,以至于人们一说起诗歌,首先想到的就是“唐诗”。唐诗里有一大流派,叫“山水田园诗派”,其中最著名的诗人是王维和孟浩然,世称“王孟”。今天我们要赏析的就是大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短短二十字,语意浅显,哪怕是年幼的孩童也能读懂。其实,很多人的诗歌启蒙,就是从《春晓》、《静夜思》这样的五言小诗开始的。
  • 如果要用一个声音来代表夏天,我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蝉声了。碧绿的树梢上,人们总能听到蝉连续不断的唧唧的鸣叫。有时候它很聒噪,吵得我们难以入眠,但更多时候,我们把它视为夏天的象征。因为到了秋天,蝉就很少鸣叫了,也就有了“噤若寒蝉”这个成语。由于蝉独特的生活习性,几千年前的古人就乐于把蝉作为描写或歌咏的对象了。
  • 泰山是什么样呢?有位诗人这样形容,它苍翠挺拔,即使远在齐鲁古国的边境,仍然能够看到它的山色风光。诗人认为,造物主将各种美景汇集到泰山上,而且山体高大,南北两面甚至能分割出清晨和黄昏两重世界。层层烟云,让人心神摇荡;诗人不禁极目远眺,欣赏那归山的翩翩飞鸟。最后,他由衷地发愿,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峰。
  • 在唐朝,有位正当壮年的诗人登上了依山傍水的鹳雀楼,他看到天上的夕阳挨着山峦渐渐落下,脚下的黄河向大海滚滚奔流。他极目远眺,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于是再登上一层楼,期望能够看得更高更远。
  • 咱们中华的传统文化,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说起,到三皇五帝创建文明,再到后来,有道家、佛家修炼文化的弘扬,几千年来,可以说我们在天地神明的护佑下,演绎出了辉煌璀璨的文明。因而,传统文化也叫作神传文化。秉性善良的古人,敬天地、拜神佛,保持着高尚纯朴的道德修养;而历史上信佛寻道的修炼人,也同样是层出不穷,他们共同奠定了中华博大精深的修炼文化。
  • 在唐朝有这么一批文士,他们深入苦寒的边疆地区,在惊叹大漠异域风光的同时,也接受严酷的生活考验,在激烈的战事中不断成长。流露在他们笔下的,就是唐诗中最特别的类别之一——阳刚雄浑的边塞诗。这一首诗,就是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了什么情怀呢?是悼念亡妻,还是感时伤世,还是对国家政事的忧虑?或许这些感悟都包含在诗中。诗人正是想告诉大家:无论是儿女情长还是仕途功名,人生的际遇都是相似的,当你回顾它们的时候,既美好又遥远,连同自己的青春都将消逝在回不去的时光里。古人说,诗无达诂。正因为这首诗解读的多样性,每个人都能在诗中找到自己的回忆,这也就是《锦瑟》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 公元826年,在刘禹锡五十多岁的时候,他结束了长达二十三年的贬官生涯。在一次宴会上,刘禹锡对好友倾吐了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他说,自己在偏远的巴山楚水谪居多年,感觉自己像被世界抛弃一样。他的心情是悲凉的吗?当然不是,他认为自己就像是沉船,旁边却有千帆行驶的忙碌风景;也像是病树,周围却有万木争春的繁荣景象。而今天他又能和好友叙旧赋诗,不也是一桩令人精神大振的乐事吗?
  • 盛唐过后,雄浑昂扬的诗歌气象有所减弱,一批崇尚清新奇僻诗风的诗人出现了,“诗僧”贾岛就是这类诗人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是《题李凝幽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