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谢志坚:看好东南亚货量增加趋势

谢志坚21日受邀在中华海运学会演讲“货柜航运的未来发展与应对策略”。(李怡欣/大纪元)
人气: 58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22年01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怡欣台湾台北报导)在海运业界45年的前长荣海运及阳明海运董事长谢志坚21日在中华海运学会演讲“货柜航运的未来发展与应对策略”。谢志坚提出观察,包括“海运联盟组织、货流移动、海运基础建设、环保意识”是海运未来四项必须关注发展的议题,未来东南亚港口货量将日益增加,以作为航商未来应对策略参考值。

在海运联盟组织部分,谢志坚说,2024年4月欧盟要重审策略联盟(Alliance)重新review“BER”,不论提前审、展延、停止或重新调整,牵动船商联盟重组大洗牌,将影响买船、造大船评估,要特别注意。

货流移动部分,谢志坚表示,“全球化”正在动摇,朝集中化趋势。在中国的工厂正在移出,美国提出“经济繁荣网路”(EPN),降低供应链集中问题,欲建立信赖供应链,有助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日本也提出相应政策,吸引在中的日企迁回日本或往中东南亚布局,为确保供应链稳定,各国企业正考虑离开中国或其他有风险国家,将工厂移到东南亚、南美或墨西哥。

看好东南亚的发展

挤身世界前25名港口的东南亚国家变多,带动基础建设更新,东盟成中国主要贸易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今年生效,预计中国对东盟贸易量还会再增高;这也影响船商“造船计划”是否屏除造大船,转增加中小型船数量?航线、近洋船队规模也会有重大改变,未来走苏伊士运河的船会增多。

谢志坚说,近期造新船趋势来看,“大家看好东南亚的发展”;东盟成中国主要贸易国家,RCEP今年生效,预计中国对东盟贸易量还会再增高;美国提出“经济繁荣网路”(EPN),降低供应链集中问题;受益于美中贸易战,台湾迎“鲑鱼回乡”许多传产、科技业回笼,预估高雄港吞吐量表现不会太差,“转口货柜”是高雄港重心;因此,加入CPTPP对台湾非常重要,我们非RCEP会员,如没有CPTPP,到时候恐怕鲑鱼(台厂)都游出去,往CPTPP、RCEP的东盟国家搬移。

环保减排部分,海洋环保委员会会议,每年减排1%,2019年~2026年目标共减11%,但中长期目标还未定,今年6月将有答案。减排政策也影响船商购船、汰换设备等经营规划。

今年塞港、运费走势?

谢志坚表示,塞港与疫情有关,加上油费高,船不急着开;码头柜位不足,美国正在清柜,港口基础建设不足,美政府提出投入170亿美元改善码头基建,但缓不济急,预估塞港现象会比去年好一点,但还是存在,运费也维持在高档。

预估船公司今年营收表现?去年一直上升,今年第三季可能开始下降,船公司签“长约”,今年获利应该比去年好,第四季就难讲,长荣与阳明去年营业利润最高,并非指获利。

谢志坚说,运费高,是因为去年“供需不平衡”,因为2020年疫情舒缓,报复性消费出现,人为供应失衡则是码头无法容纳吞吐量,很多船在海上等待。“今年疫情,以及码头塞港情况,是影响运费是否持续在高点的观察指标。”

现在就要超前部署,船公司垂直整合?谢志坚指出,朝服务化方向走,将来“物流是王道”,不是船公司,消费者也在陆地上,船、飞机都不能直达消费者,物流业就是一条龙,网路订购夯,是海空运将来要走的路线。光扩充AIR LINE是不够,长荣阳明万海多角度投资,垂直整合是对的。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