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未成年人国安法罪成 联合国人权专员震惊

人气 646

【大纪元2022年10月16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理尔、林一山采访报导)社运组织“光城者”7名成员被判“串谋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成,是首次有未成年人被裁定《国安法》罪成,其中5名未满21岁的被告被判入教导所。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发言人沙姆达萨尼(Ravina Shamdasani)表示对判刑感到震惊,香港政府则发表声明对她的言论表示强烈不满。学者钟剑华指港府这类回应每次都是重复观点,国际社会已十分清楚香港侵犯人权和剥夺自由的客观事实,港府难以“说好香港故事”。

7名16岁至26岁的“光城者”成员因摆街站和在社交媒体发文,被控《国安法》的“串谋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早前已经全数认罪,是首次有未成年人被裁定《国安法》罪成。10月8日,《国安法》指定法官郭伟健裁定5名未满21岁被告入教导所,另外2人押后判刑。案情指,7名被告多次摆街站、受访及直播时发言,鼓吹“武装起义”推翻政府以及为抗争者提供经济援助等。

判刑引起了联合国的关注,10月11日,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发言人沙姆达萨尼(Ravina Shamdasani)表示,对“光城者案”有4名未成年人士因涉及违反《国安法》而遭判刑感到震惊。

沙姆达萨尼表示,虽然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于今年7月已明确建议香港政府废除《国安法》,但人权事务委员会再遗憾地看到《国安法》仍在香港继续实施,包括针对青少年。她提醒香港政府,香港的司法与执法应该跟国际人权法规定的义务保持一致。

10月13日,香港政府发出声明回应,对沙姆达萨尼的言论表示强烈不满,更宣称《国安法》“达到预定效果,迅速和有效地恢复稳定和安全”。

钟剑华:港府无法“说好香港故事”

学者钟剑华在接受大纪元访问时指出,现时每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批评香港,香港政府官员都会去信反驳,例如宣称在《基本法》之下香港有所保障、《国安法》不会侵犯人权、世界各国都有国家安全法例等。而香港政府的回应反映出“战狼思维”,是做给“阿爷”(中共)看;另外,政府以为去信或发声明“凶多几次”,别人就怕惹麻烦而闭嘴。

钟剑华形容香港政府的回应只是不断重复观点,完全没有新意,“香港政府睁开眼睛说谎,大家都很清楚政府不断侵犯人权和剥夺自由,事实俱在,所以大家都不理会港府那些反驳。”另外,他又认为政府无法“说好香港故事”,因为要靠“做好”而不是“讲好”,国际社会十分清楚每日在香港发生的客观事实。

钟剑华忆述在离开香港之前,他曾经与一个国际新闻机构的外国记者闲聊,那位记者透露记者们私下开玩笑,比较哪间传媒机构收到较多港府的信件,作为公信力的指标。

郑敬基:联合国早已提醒港府

时事评论员郑敬基在加拿大网台“香港台”节目中指出,以国际标准来说,“光城者”那些小朋友不应该被判刑,而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早前已发表报告表达对香港的关注,其实是一种提醒,但港府没有理会,反而越来越“战狼”。

关于“光城者”被定罪,郑敬基质疑香港政府是否真的想香港和中国好,是否想改善香港的国际形象。他又笑言,香港将来是否不理会国际社会,改为服务被制裁的俄罗斯富商,作为一个新的定位。

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促废除《国安法》

今年7月27日,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发表有关香港政府落实《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情况的审查报告,批评自2020年《国安法》实施以来,逾200名市民被捕、工会和学生会解散,委员会敦促香港政府废除《国安法》。

委员会深感关切中共人民代表大会在未与香港公众协商的情况下通过《国安法》,强调《国安法》存在缺陷,“国家安全”概念缺乏明确的释义,相关法律被过于宽泛地加以解释;案件有可能从香港移交给不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缔约国的中国大陆,进行调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处罚。

委员会敦促香港政府废除《国安法》,不要采取任何可能限制结社自由的行动,并确保民间社会成员不会因参与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的审议而受到起诉。报告亦批评警方在2019年反送中运动期间滥用武力、港府将所有示威贴上暴力的标签,促请港府成立完全独立的投诉警察调查机制,又呼吁撤销起诉非法集结人士和修订《公安条例》。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港学生组织光城者成员 涉违国安法遭捕
国安处拘捕六人称违反国安法 包括“光城者”成员
香港民主人士张崑阳洛城会台侨谈抗共
讽刺漫画引致政治打压 香港创作空间恐再收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