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施政报告即时评分51.1分

三成受访者感不满意 听众指“苛政猛于虎”致人才流失

人气 46

【大纪元2022年10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恺、叶泽宇香港报导)特首李家超周三(19日)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香港民意研究所当晚成功访问745名市民,进行即时调查,受访者对今次报告的评分为51.1分,满意率为34%,不满率为31%,满意率净值为3个百分点,若以前任特首比较,李家超是历来发表首份《施政报告》满意率净值最低的特首。

香港民研20日亦公布了李家超最新民望数字,本月份最新评分为54.2分,支持率为47%,反对率为39%,民望净值为正8个百分点,全部与9月录得的数字相若。

前立法会议员刘慧卿形容,今次《报告》的评分可算“平平稳稳”,她指香港从来是个开放的城市,不怕与人竞争,但她认同部分意见指当局挽留本地人才的措施不足,希望李家超多加着墨。

对于李家超提出在日常决策引入“红队”(Red Team)概念,协助检视决策和执行计划的效果,刘坦言从未听过,但认为该概念是好事,希望当局“红队”的意见可让市民听到,当局亦不能偏听某一方,以寻求社会的共识。刘慧卿又希望,李家超扫除社会对禁言的恐惧。

本土研究者成员蔡诺正对今次评分感到少许惊讶,认为2022年和2021年《报告》未能真正应付逼切的房屋问题,包括㓥房和高楼价,由林郑月娥政府时期提出的一手楼空置税,直至目前更是无影无踪。他提到,新落成公屋单位居住面积的不少于21平方米,却不适用于1至2人单位,质疑等于无设下限,具体时间表亦欠奉。
听众形容李家超 “一定知道”人才流失原因

特首李家超昨早出席电台联播节目回应市民的提问。有听众指,施政报告提出很多吸引外来人才的措施,自己儿子在外工作和成立家庭,关注在外港人回流有何优惠。李家超表示,在外港人若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回港后可享有永久性居民同等的待遇,又称香港“机遇处处”。如果并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并且是高端人才,可以申请“高端人才通行证”。政府亦设立“人才服务窗口”专门提供协助。

他又说,施政报告推出的抢人才措施已经非常进取,近期离港人数多,不认为港人离开的原因是幸福感低,又指香港一直以来都有人“出出入入”,相信只要做好自身优势,香港仍有吸引力,离开的港人发现香港好自然会回流。

有听众形容国家“最不爱”香港,并指其它地区均已放宽入境检疫限制,但香港与大陆一直未能通关。他又指香港人才流失的原因特首“一定知道”,形容“苛政猛于虎”。

李家超回应称,在今年3月至5月疫情期间国家有提供支援,以及支持香港成为八大中心。对于通关问题,他就指大陆的防疫政策有其“独特考虑”,相信是因为中央同意,香港才能与有关当局商讨逆隔离措施,他又指未能达成共识是因为防疫的标准未有一致。

仅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封顶

对于市民关注的住屋问题。李家超说,根据长远房屋策略10年要兴建约30万公屋单位,首5年的落成量只有约三分一,推出简约公屋是填补首5年公屋供应不足,现时已找到合适土地发展3万个单位。至于制定“公屋综合轮候时间”,李家超说,封顶的只是 “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当局会同时公布传统公屋的轮候数字。

有人批评“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加入“简约公屋”的数字只是“造数”,李家超指不少人现时的居住环境恶劣,可能一秒都不想再等,简约公屋是给予市民多一个选择。被问到首批“简约公屋”2024至2025年才落成,被问到能否更快。李家超说已经做到最快,使用组装合成法都要用1年多去兴建。

有听众指居屋供应量少,形容每次申请如同“抽奖”,而私楼楼价极高,难以负担。有公屋住户指本港楼价高企,认为“绿置居”即使打折后,售价仍太高。李家超则回应指,未来10年的居屋供应同样有“头轻尾重”的情况,政府修订多条法例以缩短“生地”变“熟地”的时间,增加土地供应,他又说房屋要建出来,无法变出来。至于绿置居,他就指现时的售价已是大折扣。◇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团体促港府订立取缔㓥房时间表 提供一万安置单位配合
李家超今发表施政报告
施政报告未提放宽防疫时间表 恒指挫403点 地产股全线下泻
回应基层诉求只占少数 港社协对施政报告感到失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