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中共军方或在20年内建立全球基地网络

人气 997

【大纪元2022年12月15日讯】美国军事专家警告说,中共军方可能效仿苏联在短期内迅速扩张全球基地网络,虽然未必会引发热战,但可能会在东道国附近触发外围战争,将美中卷入不必要的冲突。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12月8日发布研究报告说,历史案例表明,如果北京下定决心,可以在未来20年内发展出全球基地网络。报告运用17个指标对108个国家进行了评估,最终确定了24个可能特别被北京看中、建设基地和准入的国家/地区,其中得分最高的四个东道国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柬埔寨和缅甸。

而北京在未来10至20年内可能寻求基地和准入的3个优先区域是中东、非洲和更广泛的印度洋地区,包括印太地区第一岛链以外。在24个得分最高的国家中有10个位于美国中央司令部(CENTCOM)范围之内。

报告说,印太区域的基地有助于中共军队将其军力投射到中国大陆和第二岛链之间的潜在咽喉要道,以及在孟加拉湾或更广阔印度洋的海上运输线(SLOC)附近,增强海上或空中存在力量。

美国国防部11月29日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也指出,中共军队全球军事后勤网络可能会扰乱美国的军事行动。

报告作者之一、兰德公司政策研究员克里斯蒂娜‧加拉福拉(Cristina L. Garafola)告诉“美国之音”,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为军队设定了到2049年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这个愿景的组成部分似乎包括走向海外的军队,能够将其能力投射到中国海岸以外。

她说,事实上,自2004年以来在北京就出现了这样的呼声。目前,美国在海外8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750个军事基地,中国仅在吉布提有一个海外保障基地。

从历史上看,苏联从1955年起决定迅速扩张海外基地,短短20年间建立了一个覆盖全球的海外基地网络,从西半球的古巴延伸到东南亚的越南。

参与报告撰写的兰德公司资深政治科学家斯蒂芬‧瓦茨(Stephen Watts)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与苏联存在的历史时期不同,现在东道国抵制外国军事基地的趋势越来越强烈,但北京具备苏联所缺乏的优势,比如经济激励措施。

“如果北京决定致力于维持全球海外军事存在,那么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它可以在世界各地建立前哨基地。”他说。

在建立海外基地网络的动机方面,报告认为,中共扩大军队在海外存在的主要动机植根于保护自身利益的愿望,特别是追求持续的经济增长作为共产党合法性的基础。此外,与美国和其它亚洲大国的竞争加剧,可能会促使中共军方考虑开展比当今军事行动范围更广的海外行动,包括某种形式的作战行动(combat operations)。

报告指出,海外基地有助于在危机期间支持中方军队的持久存在和快速反应,包括在危机附近有更多的军舰、预置储备和后勤安排,还可作为部队的海外学习或训练场所。

尽管海外基地可以为中共军队提供在距离本土很远的地方开展大规模作战行动的潜力,但这种辅助是非常脆弱的,特别是跟美国相比,中国在海外力量投射能力上仍然远远落后美国。

“中国不太可能在未来20年以目前的国防开支水平完全缩小这一差距”,该报告写道,“竞争对手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海外基地在直接对抗美国的战斗中的潜力。”

瓦茨指出,基于美国在航空母舰、空中飞机和庞大的海外基地网络方面享有巨大领先优势,苏联当年没有利用海外军事基地与美国展开高强度的热战,只是用于局部战争和局部力量投射,比如1977年的欧加登战争(Ogaden War),1967年和1973年的以阿战争(Israeli-Arab wars)。

他认为,相比于美国在北约基于深度信任的基地网络,中、苏以利益交换为基础的工具性关系非常脆弱短暂。比如苏联在埃及和索马里的军事基地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在短短几年内就失去了这些基地。

他说,一旦东道国不再需要苏联,就把苏联一脚踢开,“到1980年代,苏联有很多人,许多高级军官已经开始将海外军事基地视为‘傻瓜游戏’”。

瓦茨表示,如果想要稳定的海外军事基地权,那就意味着与东道国建立长期的基于信任的关系,这种关系很难建立。以美国为例,在二战后不久获得了很多基地权,但仍无法维持所有基地,例如菲律宾。

“学习如何尊重东道国并与其建立基于信任的良好关系,这需要时间。”他告诉“美国之音”。

不过,从长远来看,中共的全球基地野心可能会引发外围战争(peripheral wars),并最终卷入中、美两国。他说,愿意给予中国大型海外军事基地的国家,本身很可能就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而中共军方的基地建设可能会破坏当地的力量平衡,引发国内和国家间的战争。

“如果北京卷入这些外围战争,事情有可能升级,美国和中国都不希望发生这种情况。我认为这些基地的主要风险不是它们在可能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效用,而是会将美中卷入双方都希望避免的外围战争。”他说。

兰德的报告建议,美国可以为中共军队的海外新地点制定指标和警告(I&W)系统;利用非军事手段减缓或尽量减少中共军方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保持军力态势以保护受威胁的盟友和伙伴;通过风险评估,确定美国陆军和联合部队任务特别关注的国家等等。

印度那烂陀大学历史研究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拉吉夫‧兰简‧查图维迪(Rajeev Ranjan Chaturvedy)告诉美国之音,美国或其它大国很难阻挠中国的准入外交(access diplomacy),但可以提供替代方案和更多选择。

他建议说,提高风险认识和提供更多选择是应对中共战略准入的两个关键途径,包括强调中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对东道国产生意外的经济和安全影响。

责任编辑:刘颖#

相关新闻
美对五中企祭禁售令 是否撤销授权引关注
国际大赦加拿大分部遭网攻 疑中共为幕后黑手
哈德逊智库专家:如何对抗中共的军事野心
【秦鹏观察】美新制裁 俄金融地震 中共麻烦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