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言真语】专访系列

刘凯文:香港抗疫政策混乱 遗体滞留急症室

人气 429

【大纪元2022年03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一山、梁珍香港报导)香港最近日增数万宗确诊个案,大量医护染疫,医院床位爆满。前线公立医院护士刘凯文批评,医院管理局的抗疫政策十分混乱。他形容,最近公立医院的急症室已经变成一个“乱葬岗”,连战地医院都不如,是“第三世界”。他又指出,现时已无法如常进行遗体流转,有尸体腐化变臭,让人觉得死者很没尊严。

医管局政策混乱 前线医护疲于奔命

刘凯文在接受本报《珍言真语》节目访问指出,医管局曾经在较早之前的疫情记者会上,发出过一个错误的呼吁,叫检测呈阳性的患者前往医院急症室,令医院所有同事疲于奔命。

随后,医管局纠正了,改为呼吁患者到私家诊所求诊。但之后又被医学会的蔡坚反对,他认为普通私家诊所西医的防护装备不足够,医管局随后再改为呼吁患者去政府普通科门诊。“医管局总行政经理李立业医生,在升到总部之前,其实是一位急症室的顾问医生,在急症室已经做了很多年了,我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呼吁。我强烈谴责医院管理局的管理层,令我们前线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刘凯文解释,急症室的主要功能是处理一些危急个案,以及一些有性命危险、需要即时急救的病人。如果要处理这些高传染性的染疫病人,或者大量只有很轻微病征的病人,急症室是没办法负荷得到。“急症室同事只有两只手、两只脚,三头六臂都不行,就算是千手观音都做不来的。”公立医院急症室服务早已经到达临界点,甚至已经崩溃,因为多年以来,每年都有冬季流感高峰期。就算没有冬季流感高峰期,急症室被滥用的状况都是非常严重的。

公立医院急症室情况恶劣 如“第三世界”

他形容,最近公立医院的情况更加恶劣,急症室已经变成一个“乱葬岗”,连战地医院都不如,是“第三世界”。急症室所有的隔间都已经摆满了病人,还要同时处理很多快速测试呈阳性的病人,再加上老人院确诊发烧的病人等等,急症室内所有可以用的地方都是不胜负荷。

“我们作为护士,要找一个病人都很困难的,因为整个急症室那么大,不知道病床在哪里打开,不知道怎样找那个病人。急症室医护人员每天都做到疲于奔命,其他内科病房,甚至是那些临时被改建为接收确诊病人的病房,同样是苦不堪言。”他呼吁快速测试呈阳性的市民,如果情况不严重、只是轻微病征、甚至没有病征的话,都不要前来急症室,因为急症室的资源应该留给最需要的危重病人。

现时已无法如常进行遗体流转

最近经常有报导指医院没有足够空间摆放遗体,刘凯文对此感到非常失望。他指出,现时已经无法如常进行遗体流转。一般来说,在急症室过世的病人都会被摆放到急症室的临时停尸间,让警察工作,看看是否需要做一些刑事侦查调查。然后,再联络食环署的“黑箱车”或“尸船”。现时这个正常的流程绝对无法进行,因为太多人求诊,而病逝的人也有很多。警察要穿保护衣处理这些遗体,又可能需要一段长时间才能联系到食环署,令急症室的临时殓房和医院里正式的殓房都没办法运转。

他更指出,当临时停尸间摆满了遗体之后,就要摆到走廊甚至治疗病房。就算把冷气开大一点,也不会符合规格的,因为临时停尸间的温度是2至8度,但走廊和治疗病房冷气开到最冻也是十几度。“不能够阻止尸体的腐化,放几个小时都变得臭了,对于病人或者对于医护人员也是绝对不好受的,也让人觉得死者很没尊严。”

由于人手不足,医管局最近放宽医护人员染疫后重新上班的安排,只要在确诊之后的第7天,快速测试呈阴性就可以重新上班。刘凯文认为非常令人费解,因为快速测试有局限,验不到病毒量低的情况,但患者仍有一定传染性,可能继续传播给家人和同事,担心医院内会大规模爆发疫情。

刘凯文提醒,确诊或居家检疫的市民,要储存7天至14天的粮食,又或者叫邻居帮助买东西。如果需要长期食药,也要提早买好,或叫人帮忙买药物。@

责任编辑:李明

相关新闻
陈光诚谈“八孩母”:专制下黑幕广深究难
吴明德:北京冬奥及疫情令中共官员肚满肠肥
学者黄伟国:港府抗疫听从中共 将走向失败
香港中医师到英考察:在英国开诊所大有可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