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打造钢铁人 长庚大学医疗AI研发人才基地

长庚大学拥有成为“医疗AI”研发人才培育基地的资源与优势。图为“镜像手”示范操作。(长庚大学提供)
人气: 24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2年05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长庚大学工学院在绿能、人工智慧、材料、电机、机械等领域皆有亮眼成果,并且与医学院在同一校区,邻近长庚纪念医院及获得台塑企业的全力支持,让“生物医学工程学系暨研究所”拥有绝佳的跨领域研究资源,开启与纬创医学科技公司产学合作契机,将成为“医疗AI”研发人才培育基地。

长庚大学持续推动“医疗AI”研发与人才培育。图为裴育晟医师(右二)、陈祥和教授(图中)、富伯生医黄建嘉总经理(右一)、纬创医学黄云柔主任(左一)及江易庭同学(左二)合影。(长庚大学提供)

医工系陈祥和教授表示,在医疗AI中,我们以“AI”为目标的“外骨骼AI”,将以协助中风、帕金森氏症、或曾受外伤的患者复健为主,该设备在设计与应用上,必须考量电力、马达、节能、人工智慧运算,以及材质等多元面向,并且需要了解相关法规与临床场域功能验证。

长庚大学医工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林口长庚医院复健部部长裴育晟医师推动产学合作项目的支持下,正与纬创医学公司密切开发新世代之AI复健技术。

“外骨骼AI”起源于提升人员搬运能力的构想,近年衍生应用于复健与复能等领域,台湾拥有出色的医疗与科技,自主研发之相关产品,也通过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TFDA)查验登记。研发的过程,专业跨领域人才的养成是关键的一环,从教育体系开始着手规划与培育,可以衔接产业医疗科技研发,不但是长庚大学工学院与医工系积极投入的目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医疗场域的实务经验与产业的键结,更是该院系所的强项。

陈祥和表示,以“外骨骼AI”而言,针对上下肢辅助应用均有进展,手部复健由同时担任长庚大学医工系合聘教授的裴育晟医师执行科技部计划开发的“镜像手”技术,以右手功能受损且左手功能正常的中风病人为例,双手装上镜像手后,设备可透过外骨骼让右手做出同步于左手之相同动作,病患不用跟意志力拔河,就能让患手做到细腻的复健操作,提高神经可塑性。镜像手成果成功的转移至富伯生医科技公司产品化与生产,持续帮助许多病患复健且成效卓著,也展现了长庚大学在医、产、学结合的优势。

纬创医学公司研发的下肢外骨骼AI,目前以膝关节辅具为主,透过设备侦测病患的动作并提供必要的辅助,让病患不需要过于费力就能行走,避免跌倒,提升复健效果。纬创医学公司与长庚大学医工团队正执行人才培育计划,藉由小型专案,让学生可以于开始接触研发实务,如品质系统管理、医疗器材验证实务以及风险管理等,以期达到开发全方位智慧辅具的目标。

陈祥和指出,在智慧医疗科技与AI辅助训练的趋势下,长庚大学与全球制造大厂纬创事业体“纬创医学”合作,进行专业人才的培育与研发成果走向产品化,未来更将拓展至国防、休闲与健康产业,是双方产学合作的未来愿景。

长庚大学工学院2018年8月合并“生化与生医工程研究所”与“医疗机电工程研究所”,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111(2022)学年度再新设立医工系,从半导体生物晶片到精密医材,以“生医讯号及影像”、“生医材料及感测”与“生医机电与力学”等领域为研究重点,结合了长庚大学医学院、长庚医院的研究能量与台塑企业的实务经验,有别于其它学校的医工系,更加强调临床与产业并重,以培育具生命科学基础与工程技术应用的跨域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黄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