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地震心慌慌 心理师:试试安、静、能、系、望

台湾创伤灾难学者们提倡的“安、静、能、系、望”心理安定5字诀来安定自己的身心。(桃园疗养院提供)
人气: 3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2年09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当下想跑,但是晃到没办法站稳”、“就算地震停了还是觉得心跳加速、惊恐不已”、“我真的很害怕,这几天都睡不好”,台湾内地震频频,使得人心惶惶,桃园疗养院临床心理师黄琼苇表示,灾难、危机事件的发生常会引发焦虑的症状,这是演化中人类的战逃本能,民众若出现对地震相关警报、讯息或是各种风吹草动,表现出紧张、过度警觉、肌肉紧绷、难专注、疲惫、睡眠困扰等状况都是很正常的,适逢921周年,若过去曾受苦于震灾的民众,更有可能会勾起相关的回忆。不过,这些反应大约于三日内可逐渐缓解,民众不必太过担忧。

桃园疗养院临床心理师黄琼苇。
桃园疗养院临床心理师黄琼苇。(桃园疗养院提供)

除了静待这些感受自然消退之外,适当做些心理调适的技巧也能加速心情回归日常与平稳。黄琼苇提醒,可参考台湾创伤灾难学者们提倡的“安、静、能、系、望”心理安定5字诀来安定自己的身心:

1. “安”──促进安全:理性评估所处环境,适度调整以让自己感到安全;远离过多的地震讯息,以避免继续累积不安及恐惧的感觉;若想讨论地震当下的感受,先想想自己准备好分享这些感觉了吗?感到安稳时才讨论。

2. “静”──促进平静:采取自己喜欢的放松策略,或是尝试腹式呼吸、瑜珈、正向思考、自我对话等方式,也提醒自己这些感觉都很正常,要多留一点缓冲空间给自己。

3.“能”──促进效能:感觉目前的状态,想想现在能做的有什么,可将事情切分成一个个简单、能逐步完成的小目标,做到时真切的肯定自己,持续为自己累积成功的经验,增加对当下的控制感。

4. “系”──促进联系:多与家人、朋友互相陪伴、支持,依照彼此的意愿与步调,适时予以关照。

5. “望”──灌注希望:勇敢、乐观的活在当下,疾风知劲草,我们也曾度过一次次的难关,这次也相信自己是有力量且有韧性的,终能慢慢复原。

“如何与地震共存”是地处多条活动断层带上的台湾必须面对的课题,而“如何与无预警的危机共处”则是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我们亦须具备的技能。最后黄琼苇也指出,若是民众自我观察之下,这些感受并未随着时间消退,甚至开始出现焦躁、易怒、不真实的抽离感、不时回忆起相关感受与想法、过度回避相关讯息、持续难安睡等症状,已明显生活品质时,可考虑寻求精神科或身心科等医疗资源,让专业人员提供适当的协助。◇

责任编辑:杜文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