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贝尼尼两座半身雕像的故事

博尔盖塞美术馆收藏的两座《红衣主教希皮奥内‧博尔盖塞半身像》公认是贝尼尼最好的雕塑作品
Michelle Plastrik撰文 吴约翰编译
意大利雕塑家吉安‧洛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的大理石半身雕塑作品《红衣主教希皮奥内‧博尔盖塞》 (Gabriel Bouys/Getty Images)。
font print 人气: 386
【字号】    

巴洛克艺术家吉安‧洛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年)的艺术在永恒之城罗马留下不朽的印记,从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梦幻般的“四水喷泉”(Four Rivers)、壮观的圣彼得大教堂柱廊(Saint Peter’s colonnade)到《圣特雷莎的狂喜》(Ecstasy of Saint Teresa)等传世钜作,公认贝尼尼是自米开朗基罗以来最有才华的雕塑家。贝尼尼的创新精神引领着当代艺术界,更得到教宗和地方仕绅的赞助。

贝尼尼也创作尺寸较小的作品,最著名的是半身像雕塑,包括头部、颈部、肩膀以及部分胸部和上臂。他创作了大约50件这样的作品。当时大理石雕刻肖像由于材料昂贵且需投入大量劳力,产量比彩绘画作稀少。

贝尼尼是位能将坚硬的大理石雕刻成栩栩如生艺术品的雕塑大师,他的作品融合自然主义、生动又具生命力。贝尼尼雕塑作品《红衣主教希皮奥内‧博尔盖塞的两座半身像》(Two Busts of Cardinal Scipione Borghese)是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The Borghese Gallery)著名的收藏,公认是贝尼尼最优秀的雕塑作品,也是巴洛克艺术最伟大的成就。

贝尼尼25岁时的自画像。(公有领域)
吉安‧洛伦佐‧贝尼尼的作品《个人肖像》,1623年创作。油彩、画布;37.9×30公分。意大利博尔盖塞美术馆。(公有领域)

看见才华

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欧洲流行的艺术,也是第一个影响全球甚钜的视觉风格。巴洛克艺术的发明,贝尼尼功不可没。他无疑是这般高度华丽、充满戏剧风格艺术的杰出领导者。巴洛克风格重视活力、动感和情绪。

贝尼尼出生在那不勒斯(Naples),从小就是个神童,他的父亲是佛罗伦萨(又称佛罗伦斯)的雕塑家,贝尼尼在他指导下接受训练。贝尼尼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罗马度过,而他的才华洋溢很早就被红衣主教希皮奥内‧博尔盖塞(Scipione Borghese,1577─1633年)发掘。主教博尔盖塞是罗马首富之一,也是教宗保罗五世(Pope Paul V)的侄子。他同时也是位知名的艺术收藏家,曾经为了自家即著名的博尔盖塞别墅(Villa Borghese Pinciana)委托贝尼尼创作四系列大型叙事雕塑作品,取材自神话与圣经,包括《阿波罗和达芙妮》(Apollo and Daphne)与《大卫》(David)。贝尼尼在不同雕塑类型上皆表现出众,上述这些作品当然也都名闻遐迩。

更重要的是,红衣主教希望贝尼尼为他制作半身像作为纪念。1632年,在主教去世前一年,愿望得以实现。博尔盖塞美术馆展示了贝尼尼的两座《红衣主教希皮奥内‧博尔盖塞半身像》以及意大利贵族博尔盖塞家族拥有的大部分艺术收藏。这些艺术品多数都可追溯至红衣主教本人的收藏。事实上,美术馆就坐落在以前红衣主教的别墅内。

这两座比真人尺寸大的半身像以卡拉拉大理石制成,呈现红衣主教穿着披风、戴着牧师四角帽(biretta)的模样。原本贝尼尼只打算做一件半身像,但因大理石材料本身的缺陷,迫使他必须制作第二个版本。

点击观赏图片:吉安‧洛伦佐‧贝尼尼的作品,第一座《红衣主教希皮奥内‧博尔盖塞半身像》,前额上的裂痕清晰可见。1632年创作。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

点击观赏图片:吉安‧洛伦佐‧贝尼尼的作品,第二座《红衣主教希皮奥内‧博尔盖塞半身像》,1632年创作。卡拉拉大理石;77.2公分。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

两座半身像一模一样

检视第一座半身像,你会注意到红衣主教的嘴微微张开,嘴唇撅起,好像正与观者说话。这种“状似说话”(speaking likeness)的创新表达方式也是贝尼尼首创。红衣主教的眼睛也雕刻了瞳孔,学者认为此举非常活泼动人。转向一侧的头部与戴歪歪的帽子传达出动感。贝尼尼对细节的关注还凸显了一种日常现实主义的感觉。红衣主教衣服的钮扣勒紧了腰围,还有一颗钮扣快要蹦开的样子。

罗伯特‧托斯顿‧彼得森(Robert Torsten Petersson)在著作《贝尼尼和他的大量艺术》(Bernini and the Excesses of Art)中解释,当贝尼尼快要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最后阶段时,灾难发生了。正当凿子轻敲大理石时,一条裂痕沿着原本的断层线裂开。这个裂痕在眉毛上清楚可见,一直延伸到脖子后方。贝尼尼试着做两个动作补救,先把一根别针从四方帽上插入以闭合裂缝,然后从后方用C型夹钳固定。要是裂缝更大的话,雕塑就无法固定在一起了。贝尼尼于是继续创作半身像,然而或许经过最后的抛光后,裂痕又变得明显,直至今日依旧可见。

贝尼尼别无选择,只能重做。他不想好友兼赞助人失望,暗中将一块新的大理石运送到工作室。贝尼尼雕刻的速度很快,众说纷纭,有人说3天或者15天内即完成新雕塑作品。贝尼尼的努力果然获得回报。尽管红衣主教看到原先受损的半身像时感到沮丧,还好第二版本的半身像令他雀跃不已。这两座雕塑几乎一模一样,但大众普遍认为第一个版本更加出色,因为第一个版本贝尼尼有捕捉到红衣主教的动感和活力。

贝尼尼带领的巴洛克运动为后代艺术家树立了半身像雕塑的标准。参观博尔盖塞美术馆就是要体验这些宏伟的奇迹,然而贝尼尼这些小型作品也很吸引人。

原文:A Tale of Two Sculptures: Bernini Busts at the Borghese Gallery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米歇尔普拉斯特里克(Michelle Plastrik) 从事艺术顾问,现居纽约市。写作主题广泛,包括艺术史、艺术市场、博物馆、艺术博览会、特别展览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舍维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城堡古迹,更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家庭住宅。这座城堡座落在法国中部罗亚尔河岸的一个美丽山谷中,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展示着过去法国家庭生活的样貌。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