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看不见的地方

作者:方静
秧苗要长期历经风吹日晒、冷雨寒霜淬炼,才得以丰盈饱满、结实累累。(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402
【字号】    
   标签: tags: , ,

去年中秋过后种的十株长红木,已经来来回回抽新芽很多遍了!这种彩叶植物,色叶很快的由鲜红转为暗红再转为绿色,朝气蓬勃、生趣盎然的景象,好看极了!

然而,唯有一株几个月来毫无动静,而且部分叶尖还有些枯黄、干瘪。任凭其他的“伙伴们”如火如荼、热闹非凡的滋长、茁壮,“它”却无声无息、寂然不动,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不相干似的,这个状况,着实令人纳闷。

同样的时间、地点,如常的灌溉、施肥,为何两者的结果大异其趣?我决定一探究竟,松土、挖掘深入根部,发现此处有一团烂泥,所以导致排水不良、长年潮湿,故而妨碍了成长。原来,在看不见的地方,竟然有这么多蹊跷。

此时,突然想到,长期以来一巷相隔、数米之外堂姊的菜园内,她所栽种的瓜果和作物无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而我们这边却总是难以开花、结果,原因是它的基底是早年堆放柴薪之所,在看不见的地方有很多腐植土,为庄稼提供很多养分。

在繁忙、匆促中,人们大多以眼见为凭,很容易忽视看不见的地方;然而,这往往是关键所在。这个关键,可能是失败的症结,找出症结才能够对症下药,彻底解决问题;这个关键,也可能是成功的要素,具备要素方足以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揠苗助长的宋国农夫,费尽心思希望能早早有收成,他每天下田辛勤工作,甚至“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结果“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其中,他轻忽了一个看不见的地方──秧苗要长期历经风吹日晒、冷雨寒霜淬炼,才得以丰盈饱满、结实累累。

品茗者都知道,高山茶清新甘醇、余韵绵长,因为它生长于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茶园,是我们平常看不见的地方。那里早晚云雾缭绕、日夜温差很大,茶树长年在此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因此叶片柔软厚实、胶质浓郁,有淡淡的果香和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换土、整理后的长红木,叶尖已长出几点浅红色新芽,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一定能够大显风姿!@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里要和大家谈的“孟子的气”,其中的气字,不是指生气的气,而是指一种精神修养上的“浩然之气”。
  • 从小莫扎特的家庭充着满音乐气氛,父亲雷欧波德.莫扎特在萨尔兹堡大主教的宫廷内担任管弦乐的副队长,也是一位音乐教育者,他的著作《基础小提琴演奏法》至今还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后世对莫扎特的父亲揠苗助长的栽培方式有所责难,但是不可否认的,如果没有这位父亲的慧眼和用心,莫扎特也不一定能成为莫扎特。
  • 天气日渐寒冷,昼夜温差大,过敏性体质的小朋友很容易出现鼻塞、鼻炎,甚至引发至气喘,以致出现夜间睡不好觉,白天没精神、易疲倦、胃口差等症状。这让很多家长焦虑不安,看医生、吃西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天气一变,症状反反复复不能彻底解决。
  • 宇宙浩瀚无垠,像地球这样的星球都只是其中的一颗小小尘埃。科学家最近发现一道由星系组成的巨墙,横跨10亿光年,其质量至少为银河系的1万倍,这是人类迄今在宇宙中发现的最大结构。
  • 天下父母心,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优秀,但是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并在适当的时机提供孩子们帮助却是不少父母的难题。今天要分享的是一名父亲如何透过几个简单的问题,来关心女儿并拉近彼此间的相处方式,希望能对身为父母的你有所帮助。
  • 最后丁母开了口:“久闻贤侄名望,就欲联姻,未得其便;不意贤侄今日降临寒舍,实乃彩丝系足,美满良缘。又知贤侄并无亲眷,又请谁来相看,必要推诿;故此将小女激诱出来比剑,彼此一会。”话说得明白,展昭也认是姻缘,便拜了丁母,又与兆兰兆蕙互拜,将巨阙湛卢二剑作为定礼彼此换了。俗话说缘订三生,成就此生眷属实在不易,侠义配贤淑终成佳话。
  • 眼见为凭一定准确吗?在某些情况下,眼睛所接收到的物理讯息与大脑解读的结果不同,就容易使人产生视错觉。日本明治大学工程学教授杉原厚吉(Kokichi Sugihara)设计了一个看似简单的旋转箭头,但无论它怎么旋转,箭头看起来都指向右方,让人不禁怀疑自己的眼睛。
  • 反面思考, 正面思考, 孙子兵法
    时间有时候是短利长害,有时候是短害长利,如果只局限在眼前看利害,不从发展的角度看,就会错看,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对我们人生规划很重要,对投资人也是一样,投资市场常有短空长多,或是短多长空的现象,不能参透这个时间因素,就会掌握不到发展的方向,就很难获利。
  • 人类发展到今天,环境已遭受到严重的的破坏,科学的进步改造了世界,也陷入了自己创造的危险中。首先遭殃的,是人人需要的饮食问题,严重者,各类重金属、化学药剂等残留物侵入动植物,再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
  • 元代四大医学大家之一李杲的医术高明,尤其在治疗伤寒、癣疽和眼疾等方面功效突出。他不以医为生,而以医人为重,他为何总是能看入别家看不到的病症症结,屡立奇功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