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四成村屋僭建清拆令未遵从

申诉专员指屋宇署不力令业主“错误期望”

人气 39

【大纪元2023年02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恺香港报导)新界村屋僭建物问题严重,港府2012年起加强执法,然而申诉专员公署主动调查却发现,屋宇署截至2021年底共发出近5,400张清拆令,当中有约近四成、即逾2,000张在期限届满仍未获遵从。公署批评屋宇署多年来未积极跟进个案,加上有数以年计的时间无跟进行动,或令业主产生错误期望,以为不会有法律后果,又认为屋宇署所需的执法工作或已超出其承受能力,建议全面检讨现有执法政策及资源运用。

报告指,屋宇署在2012年4月至2021年期间,接获的相关举报数字从2,127宗升至8,552宗,期间就施工中的僭建物和新建僭建物分别发出606张和2,020张清拆令,但至2021年底仍分别有147张和755张仍未获遵从,当中分别有68%和47.8%是在2018年或之前发出,部分个案更是在屋宇署视察后9至18个月才发出清拆令,显示署方未有做到“即时执法”的目标,甚至有数以年计的时间没有任何跟进行动。

公署调查主任黄静雅指出,其中一宗个案显示,屋宇署在2013年发出清拆令前已知悉业主离世,但却在2016年才追查到遗产承办人的资料,直到2021年底才向遗产管理人发清拆令。另一宗个案中,署方在发出第一封警告信5年半后才再发出警告信,令业主误以为不遵从清拆令,亦不会有法律后果。至于过去成功定罪的僭建案例,平均罚款只有9,500元,阻吓力不足。

报告续提到,当局未曾全面调查及统计新界村屋僭建物数目,因此不掌握整体情况,影响工作效率。即使屋宇署委聘的顾问公司每年会到一定数目的新界目标认可乡村勘察,唯截至2021年12月底,完成度仅约46%,估计要再花10年时间才可完成。

赵慧贤认为,屋宇署大量个案未能及时跟进,反映工作量或已超出其承载能力,建议订立清理积压个案时间表,制订更清晰的内部目标处理时间;重新检视执法策略,集中资源处理最严重及屡犯不改的个案,优先提出检控,并与地政总署加强协作及改善资料交换机制。◇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香港新界村屋僭建 谁对谁错(一)
油麻地发生通渠水伤人意外
香港楼市简讯
地政总署偷步拆马鞍山炸药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