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转变对华政策 查投资去风险 专家解析

人气 2245

【大纪元2023年08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夏松、骆亚采访报导)德国对华政策转向,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计划出台新法,加强对中企在德投资参股项目的审核,推进“风险最小化”。

分析指,德国政府已惊觉,经济上太依赖大陆市场了,必须“去风险”。此外,国际社会已看清中共的威胁,绥靖政策走到终点。

德国将出台投资审核法“去风险”

据路透社、《金融时报》8月20日报导,一份德国政府文件显示,德国联邦经济部长哈贝克(Robert Habeck)希望德国经济政策更多地以经济安全为导向,计划推出《投资审核法》。

文件指出,“在德国、欧洲乃至全世界,投资审议在过去几年中都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即使投资方并未获得一家德国企业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权,但通过合同可以获取该企业的产品或者技术,或者使用其专利许可证,这也属于需要审核的范围。

德国之声说,这一考量是为了避免中企通过增加购买专利许可的方式,绕过德国的国家审核。根据目前规定,德国政府只有在中国投资方收购股份超过25%(关键基础设施领域超过10%)的情况下,才会对相关交易进行审议。

此外,经济部打算对外国企业在德国新建工厂的项目进行政策安全审核;具有安全意义的科研合作,也会成为审查对象。在半导体产业和人工智能等关键的安全领域,经济部还在考虑,是否降低相关项目进入审核范围门槛。

哈贝克称,德国“不主张和中国脱钩,但要求降低风险。这体现在降低对中国依赖的同时,增强欧盟的经济。”

德国教育与科研部长施塔克-瓦青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也呼吁审查中德在科学领域的合作。

8月21日,她发表在《法兰克福汇报》的评论文章中写道,“多极化、网络安全威胁,尤其是与中国之间的制度竞争如今愈演愈烈。这一切都对科学与研究造成影响。”

今年7月,德国政府发布了首份对华国家战略,将中共定义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呼吁在维持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经济关系的同时,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

学者:德国政府惊觉中共威胁

台湾国政基金会副研究员李正修8月21日对大纪元表示,近三年疫情,德国半导体供应几乎中断,一些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其非常倚重的汽车业,都因缺少晶片(芯片)而陷入衰退,“德国政府惊觉到,经济上太过于依赖中国大陆市场,这样的状况必须改变”。

他认为,与默克尔领导的基民党政府不同,联合政府对中共的野心更警惕,今年推出的对中战略政策明确指出,不是脱钩,但要去风险。之前大家提脱钩,今年被去风险这个名词取代了。德国政府必须在某些关键技术上摆脱对大陆的依赖。

为什么要去“风险化”?他说:“就是不让中国(中共)有能力影响世界高科技产业链,以免波及各国发展,甚至于自我防卫能力。”

分析:国际社会对中共绥靖政策走到终点

大陆前律师赖建平对大纪元表示,这表明德国对华整体政策、战略发生重大调整,去“风险化”会成为常态,整个国际社会对华政治经贸合作,会越来越少。

他说:“习近平十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折腾,终于让全世界看清了中共真面目,正如拜登总统说的,中共国就是颗定时炸弹。国际社会普遍感受到了中共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攻击性、欺骗性、不稳定性以及不可预测性。”

“整个国际社会对华的绥靖政策已经走到终点,几乎所有重要的政客都打消了侥幸心理。”赖建平说,“现在纷纷要设立对华防火墙,局部乃至全面脱钩的做法正在蔓延。一种反共、抗共的各种各样的同盟正在形成。德国政府最近决定要强化针对外国企业的投资审查程序,很明显就是冲着中共国来的。”

在他看来,在不久的未来,无论中企赴德直接投资办厂,还是兼并收购、大规模购买股票,或进行其它投资,都将面临重大困难。稍微敏感的行业,中资企业很难进入了。

赖建平认为,中德多年紧密的经贸合作一去不复返,中共和欧洲、国际社会的关系也如此。各国政治家们都看到了中国的问题,中共将会给国际、给中国带来威胁。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德官员:德国大学及研究机构须警惕中共间谍
专家:德国能源政策错得离谱 让中共坐收渔利
中共通过许可证“走后门” 瞄准德国技术
德媒:中共试图通过“后门”获取德国技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