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科取代通识科 香港文凭试被海外院校质疑

港考评局:未有海外大学取消认可 新设公民科需时更新

人气 2141

【大纪元2024年01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报导)香港政府文凭试(DSE)取消通识教育科(通识科),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社科)取而代之,2024年将有第一届考生应考。与此同时,79间海外院校疑似不再认可香港文凭试。香港考评局则重申,至今未见有大学,于今年或之后,不再接受DSE作为申请入学的资历。

香港政府以公社科取代通识科

香港教育局2009年起推行新高中课程,通识科成为4大必修科目之一,2012年成为香港中学生进入大学的必考科目之一。近年来,这门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课程正在成为中共和港府的眼中钉。2019年9月,反送中运动期间,香港教育局突然提出“专业咨询服务”,对教科书进行审查。

2019年反送中运动后,香港政府及亲共人士将运动归咎于通识科“异化”,导致学生“反政府”。政府在2021年以改革通识科为名,将国民教育科借尸还魂,最终将通识教育科“杀科”,以公社科取代。但是公社科面目全非,更删走独立专题探究,当年已经被批评为“洗脑教育”、“国民教育2.0”。

另一方面,公社科课程强制学生必须往大陆考察交流。当公社科实行两年后,教育局去年公布本学年公社科的大陆考察安排,大幅缩减一日团并增加4至5日团。其中有考察团的活动包括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及体验军人日常生活,是之前考察安排未有过的军事教育及训练元素。

图为去年最后一届通识科的试卷。资料图片。(刘骏轩/大纪元)

杨颖宇:院校对公社科学术水平有保留

关注教育议题的Facebook专页“教育刺针”,近日根据香港考评局网站资料,整理今年及之前海外院校的收生要求,发现涉事的共有79间院校,当中不乏名校,包括英国的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日本的京都大学等,截至1月25日榜上仍然无名。当中绝大部分院校,在今年之前均将通识清楚列为收生要求。

“教育刺针”版主、曾任香港考评局评核发展部经理的杨颖宇推断,相关院校看过公社科的样本试卷,“对公社科的学术水平有所保留,继而对是否应该以公社科取代通识科作为收生要求颇有忧虑”。

香港立法会在今年1月24日开大会时,议员邓飞质询署理教育局长施俊辉,指考评局网页显示,今年起海外院校就DSE订定一般入学要求的,比以往减少77间。当时施俊辉回应,称DSE资历广受海外认可,包括来自英澳美加等地的院校。而考评局当日回复传媒查询时,声称没有任何院校表示不再承认DSE的资历。

考评局:未有海外大学取消认可文凭试

不过,1月29日在香港考评局网页中,有近半数大学突然“复活”,但仅是直接加入校方官网连结;至于余下34间几乎全数在改制前,指明成绩要包括“通识科”。

考评局同日亦发稿,重申至今未见有大学,于今年或之后,不再接受DSE作为申请入学的资历,并指英国的专上院校,已经接受填报公社科成绩申请课程。

考评局续称,局方2022年初开始,主动联系海外大学与高等院校,以更新其文凭试的一般收生要求。截至29日,约270所院校已作相应更新,包括多所著名大学。余下约30所院校的一般入学要求亦会适时更新。

公社科要求考生“支持”政府政策

考评局早在2021年公布DSE公社科样本试卷,与通识科不同的是,公社科的题目大多要求考生“支持”政府政策。

例如关于香港国安法的题目中,试卷要求考生根据资料如何释除部分人士对国安法的疑虑;又要求考生说明学校教育在“培养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观念”上的重要性。关于大湾区发展的题目,试卷则要求考生从香港贸易发展局的角度,建议外国手机企业如何利用大湾区的优势营商;不同于以往通识要求学生分析不同事务乃至政策的利弊。

通识科为DSE取得海外认可关键

杨颖宇去年9月在其Facebook表示,DSE“若只有课程而无国际认证,便无异于一间补习社自订课程,什么也不是”,质疑通识科被取消,换成“公社科”,令当年取得英国UCAS(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认证所承诺的学术基础,已大打折扣,担心DSE将来的国际认可度。

杨颖宇并引述曾经担任香港考评局评核发展部高级经理(通识)的卢家耀称,DSE取得英国UCAS认证,源于必修的通识科要求学生完成一份3,000字的独立专题探究(IES)报告,使DSE能够说服英国方面,达到大学入学水平。

杨当时解释,以DSE英文科寻求英国认可为例,因为英文科考试没要求考生写长文,作文部分只要求写600字,取得英国认证的关键是通识科中,一份3,000字的独立专题探究(IES)的报告,“它代表一种香港很崭新,但在外国很寻常的课程,重视分析、重视高阶思维运用,是西方社会要求现代公民的技巧”,使英国方面认为,此可以令学生达到语文及技巧的水平,“帮补到英文科不足”,顺利通过认证。

独立专题探究获高度评价

另外,杨还指出,独立专题探究作为校本评核(SBA)的一种方式,涵盖搜集资料、写长文申论,补充知识为基础的课程及考试的不足,“没有了SBA的话,令整个课程,尤其是文科课程有很多的目标做不到,当你的目标做不到,就要问你声称(DSE)是等同大学入学试的水平,但没有SBA后,还可不可以达到英国A Level的大学入学基本要求?”

此点亦在2009年7月14日香港教育局就当时拟实行新高中通识科,提交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的文件中说明。文件提到,通识教育科的评核架构,包括设有资料回应题和议论题的考卷,亦有独立专题探究;与其它地方,如新加坡和英国等,所发展和推行的评核项目近似。剑桥国际考试和国际文凭对通识教育科的课程和评核架构,有正面的评价。

文件更指出,考评局2009年初就科目的国际认可事宜,与UCAS商讨时,通识教育科的评核方法,“取得评审员的高度评价”。但是,上述有正面评价的课程和评核架构,已经随通识被取消后消失。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香港四成半DSE考生对前路感忧虑
香港今届DSE诞四状元有史以来最少
香港DSE四状元三个打算读医
香港约三分一DSE考生申请复核 16日公布结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