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征文选登

【母亲节征文】我的母亲——旧时代的新女性

作者:周发俊
母亲一生,有新时代女性的智慧、勇敢、创新、豁达、奋发进取、自立自主的精神,又有旧时代女性含蓄、圆融、慈爱、包容、自我奉献的精神。在动乱中守护长辈,提携弟妹不遗余力,更是建立了一伉俪情深、子女和乐的幸福家庭。(Shutterstock/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237
【字号】    
   标签: tags: , , ,

记忆中的母亲是一个聪慧好学、做事有效率的人。而且,她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学什么像什么,往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上一层楼。

母亲喜欢音乐,学生时代学过钢琴,可惜因为战乱,没能继续。八年抗战时期,她随身携带一管箫,所以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到优雅的箫声。我的祖父,周老先生,晚清时期在北京担任官职,收集了三张分别来自晋、唐、明三朝的七弦古琴。周家虽然有三女三子,也都受过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却无人对古琴感兴趣。因为这古琴有五音、七弦、十三徽来呈现声音的抑扬顿挫,而琴谱又像甲骨文一样,非常复杂,没有人有兴趣花时间去学。然而,作为周家媳妇,聪慧敏锐的母亲,既喜爱音律再加上过人的记性,很快就能弹奏古琴。抗战期间,多次迁徙,母亲把这三张琴看为至宝,尽管长途跋涉,不嫌麻烦随身携带,完好保存珍贵的周家的古琴,更是将祖父琴艺传承后代子孙。

母亲生于民国初年,正逢五四运动时期,外祖父非常开明,让小时的她有机会跟哥哥一起在自家私塾读书,也有机会学习武艺,刀、剑、拳击她都有相当的基础。

她在上海读大学,毕业回到湖北教书。当时一偶然机会,在任教学校校长家中遇见其弟,两人一见钟情。结婚时正是双十好年华,可是婚后不久,中日战争爆发,父亲参军,驻守战地。母亲独自一人,携老扶幼,翻山越岭,远走四川。压力和责任把她塑造得更加坚强有力。靠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她很成功地扮演着双重角色:对比她小15岁以上的兄弟姐妹,她扮演严父的角色,他们都敬爱她;对我们三个年幼的孩子,她却是一个温柔慈祥的母亲。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听到她大声责骂或惩罚过我们。虽然那时我的哥哥和弟弟相当顽皮,她用慈绳爱索牵引,以自己为人处事方式的榜样,用身教来带领我们。这也直接影响我们为人处世和日后教导孩子的方式,一生受益无穷。

母亲与父亲新婚后合影。(作者提供)

抗日战争时期环境艰苦,物资匮乏,甚至连鸡蛋都要从外地运来,布料更是短缺。然而,母亲巧手将她或父亲的衣服改小,做成我们过年的新衣,又将旧毛衣拆开,重新编织为新衣。

她真的很幸运,有一位非常爱她的丈夫!父亲总是支持和鼓励她,使她能够完全发展她的特长,并且最大程度地发挥到尽善尽美的地步。父亲比母亲大11岁,他是一个学者,也是个工程师,他是个动手能力极强的巧匠。他们二位结婚50年,共同经历了很多苦难,也一起成就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业。

母亲在中学教过很多不同的科目,她并非受过各项完整的专业训练,几乎都是靠着她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父亲从旁协助,她总是能够做到完美无瑕。我记得在南京的时候,母亲曾经教过童子军,父亲用细木条为她设计了一系列的包含桥梁、茅屋、各种绳结和许多竞赛的游戏。那一年母亲就成了整个南京女童子军在邓釜山大露营的总司令。

民国38年到了台湾以后,又有一段相当艰苦的日子。即使他们皆来自相当富裕的家庭,经过八年抗战,在四川已经耗尽了大部分的积蓄和首饰。在武昌和南京仅仅待了三年,还没能够完全喘口气,又要放下一切,搬去台湾。为了维持家计,母亲除了重执教鞭以外,还靠着她青出于蓝的本事,在许多眷村和兵工厂的眷舍教导妇女洋裁,学如何做衣服和编织毛衣;有时母亲也写文章投稿赚外快,贴补家用。

偶尔母亲为自己买些东西,甚至一个人去看一场电影。回来时带些点心给我们吃,跟我们讲讲电影里面的情节。她很会讲故事,讲得极为生动有趣,我们都非常喜欢听。母亲穿着一向时尚,有时她也会为自己买一件新衣服,新的大衣或者是鞋子。那时在我幼小的心里,有几分困惑不安,甚至于有一些责怪,心想:好不容易有一点额外收入,应该存着家用应急呀!其实那时母亲也不过30出头,年轻美丽的她,当然有权利打扮自己、偶然轻松一下。多年来,我见母亲都能平衡自己的生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付一切的困难,她是我一生的好榜样。

母亲是职业妇女。60年代她在高中教家政,曾为学校设计了一个非常现代化的烹饪教室,装备齐全,学生们能够学习到中菜的烹饪方法,也可学做西点的技术。她又因为有国术的底子,编过一套“满江红”剑舞,带着将近100个学生,在高雄市的一个节日上表演,轰动一时。

母亲58岁提前退休,开始创业,做手卷人造绢花外销。她在家中用两个乒乓桌作为工作台,带着几个以前的学生开始做绢花。这种做花的技术源于日本,母亲学会以后,不断地改良创新,加上母亲原来有绘画的底子,所做的花精美逼真,加之绢花色彩非常适合西方室内装潢,她的作品在美国很受欢迎。正好那一年,我们从纽约搬来加州,我一时找不到工作,有时间帮忙推销,很快地在许多城市打开市场,多家百货公司采用她做的产品,超过二十年之久。

母亲做的绢花展示。(作者提供)

母亲曾经为了去学习英语课程,60岁开始学开车,拿到驾照。她学习非常认真,每次英文作业和考试都是95分以上。

她非常独立,父亲过世以后,她搬来美国,居住在老人公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经常带着他们一起打太极拳。闲暇时她就弹琴、画画。82岁那年她完成了长达30尺的百美图;85岁在加州库柏帝诺市举行画展;同时她也开始写自传,并且学习中文打字,要把她的自传打印出来,她在88岁时完成了自传。

母亲画百美图。(作者提供)

母亲一生,有新时代女性的智慧、勇敢、创新、豁达、奋发进取、自立自主的精神,又有旧时代女性含蓄、圆融、慈爱、包容、自我奉献的精神。在动乱中守护长辈,提携弟妹不遗余力,更是建立了一伉俪情深、子女和乐的幸福家庭。我们何其幸运有这样一位美好的母亲!她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我有一个很温暖的记忆,就是六十年代来美读书,离家十年中,我的衣服鞋子全都是爸妈从台湾寄来的。买鞋子最有趣,妈妈试穿以后,再加大一号,便是我的尺寸。年轻的时候,我的脚也伸缩自如,大一点,小一点都没有关系,只要想到是爸妈的爱心,不管怎么样我都穿着。出国时带来的六双高跟皮鞋,都是上好的材料做的,几十年来跟着我跨越美国,又去了加拿大,从纽约来到加州。每次穿过后,我都细心地包回用以保护用的丝袜中。这些鞋子,随着日子久了,即使式样过时,我仍然珍惜保存,因为这是父母亲给予我的爱!父母慈祥的笑容仍然不时浮现在脑海中,尤其是年纪越长,更加怀念我心中完美的母亲榜样。

点阅更多【母亲节征文选登】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突然一只狼说道:“其实,狼有狼的法则,狼也有爱心,甚至会扶养人类婴孩,当然也不会攻击未成年女孩,何况女孩为了救羊,决定以身喂狼,这是感天动地的故事,那二只瘫下的羊,为救牧羊女也愿意舍身喂狼,这些自我牺牲精神,令狼群感动!其实,狼与人类本可谐和相处的⋯⋯”
  • 在年少的我看来,继母是“鸠占鹊巢”,取代了生母的位置。十五岁那年我离家出走,仅在寒暑假短暂回家。然而目睹了继母顶住压力禀持科学道德,我生发出对她的由衷敬佩。
  • 妈妈,您的儿子没做错什么,我只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告诉世人“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仅仅因此被非法绑架到监狱。对不起!妈妈!让您受惊吓了。
  • 做她的孙女时,她已年近花甲,是一个勤苦,讷言的老婆婆,两鬓如霜,满面皱纹,却是一张美好的容长脸,眼眸明亮,温暖的神色里带着一丝愁苦戚容,那是长期的磨难,忧患带给她的。
  • 然而,父亲节的缘起,却是一个令人伤感和深思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断地在提醒我们,行孝要及时,莫要等父母去世后才追悔莫及。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让人伤痛不已。因此,记住这个深刻的教训,才是父亲节最大的意义。
  • 中华传统的母亲花又叫忘忧草。(农粮署桃园提供)
    Yoki几乎没有感受过母爱,3岁时父母就离婚了。长大后,她正憧憬拥有一个自己的幸福家庭时,又被嗜赌的母亲连累,关进了拘留所。这样的成长过程,让Yoki觉得前路一片灰暗,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但是,转机出现了。
  • 我没有替她觉得太多的悲伤——她在床上已躺了八年,这次无非换个地方,永远躺在地上了。对她而言,没什么多大区别——这不是对生命行将结束之人比较平静,不再有痛苦折磨的最好出路吗?
  • 风和日丽的南台湾港都迎来黄色小鸭炫风,吸引大批游客拍照打卡,带动了一波可爱商机。说来现代孩子要看见真实的鸭子,不是在公园或农场中的观赏区,就是被烹煮上桌的模样,平时少有机会接触,更遑论成为部分日常。
  • 那天一些邻居正兴致勃勃地站在我家门口看大字报,母亲下班回来了,只见她扫了一眼大字报后,竟当众将大字报撕得粉碎,然后豪迈地对邻居们说:“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接着“砰”地一声关上了院门,邻居们面面相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