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5周年|十年预言?港人守护民权的血泪一章

人气 649

【大纪元2024年06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恺香港报导)“这十年来,我们学得最多的,是阴谋论,而我们失去最多的,是信任”这句出自《十年》的对白,可谓是现今港人的真实写照。这出2015年上映的电影被网民誉为“预言书”:不用10年便应验了《港区国安法》的实施, 纠缠港人多年的《基本法》第23条在今年初火速立法,梦魇终成现实。反送中运动让香港加速奔向威权,过去的5个寒暑里,种种触动人心的事件投奔历史长流,仿成南柯一梦。本报带领读者重温本港自运动爆发以来的政局走向,透视坐困愁城的港人为了守护民权,而步向多舛命途的前因后果。

命案蝴蝶效应 官民对垒白热化

中国大陆侵蚀香港人权自由的恐惧,早在政权移交前已植根在港人心底。2010年代港人经历了两场社会运动,2014年的伞运为5年后的反送中运动埋下伏笔,这场自开埠以来最严峻之一的社会危机,影响“一国两制”下半场的走向。2018年2月发生的潘晓颖命案,触发保安局翌年2月提出修订《逃犯条例》,草案容许香港移交在境内的疑犯至大陆受审,对一直不信任大陆司法制度的港人以至外国人,担忧会出现审讯不公,更会损害《基本法》所确立的独立司法管辖权。

2019年3月,已解散的政党“香港众志”率先在政府总部发起静坐,要求撤回草案,各民间团体随后两个月内纷纷加入表态行列,民阵亦发起了两次游行。当年6月9日的大游行,民阵称有多达100万人参与,警方估算有约24万人。不过港府随后强硬表明,会如期在6月12日恢复修例二读,成为运动爆发的导火线。6月12日约4万人在立法会大楼外抗议,抗争者试图冲破防线阻止法案通过,期间向警方投掷大量杂物,双方激烈冲突,造成103人受伤。

当日有抗争者被布袋弹击中右眼,香港电台一名司机就被催泪弹击中头部,一度心脏停顿。警方事后将事件定为“暴动”;抗争者怒斥警方滥权及使用过度武力,造就“中信围困”事件,险酿人踩人。抗争者其后提出5大诉求,包括完全撤回修例、撤回“暴动”定性、时任特首林郑月娥下台等,影响运动日后的发展。纵使林郑4日后,即6月15日宣布“暂缓”修例,但35岁抗争者梁凌杰同日在太古广场平台危坐,要求全面撤回草案,当晚堕地不治,成为运动中首名身亡者。

612冲突当日,不少示威者戴上眼罩和口罩,以抵御警方施放的催泪弹与橡胶子弹。(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悲剧为港人添上多一份悲痛,造就翌日(6月16日)破开埠纪录的200万人大游行。当日排队向梁献花的人川流不息,一度延伸至中环花园道缆车站外,世界多地同时有声援港人的集会游行。林郑同晚发表声明向市民道歉,她两日后见记者时无回应是否撤回修例,当局的姿态无法扑灭港人怒火,间接让运动延续。

梁凌杰危坐太古广场平台,要求全面撤回修例,惟不幸堕楼身亡,为港人带来难以磨灭的痛。(网上图片)
2019年6月16日,200万香港市民和平游行反对“送中条例”,整个铜锣湾至金钟几乎所有街道的行车线都站满了抗议的市民。(李逸/大纪元)
2019年6月16日,200万香港人在香港狭窄的街道上和平游行。在救护车通过一刻,人潮立即左右散开让车顺利通过,港人的公民素质获得了国际赞誉。(李逸/大纪元)
大批示威者“七一”22周年之际冲入立法会占领,成为本港立法机关有史以来首次。资料图片。(李逸/大纪元)

冲突屡升级趋血腥 重创官民关系

局势僵持一个多周后,抗争者“七一”当日冲入立法会大楼占领。受“无大台”和发达的通讯平台影响,抗争活动其后常态化,几乎每周举行一次;多区冒起的“连侬墙”激起港人澎湃的艺术细胞,成为运动“集气”热点,但同时发生纠纷和伤人事件。元朗的721袭击震惊中外,是运动升级的转捩点之一,警方被指控与黑社会合谋,放任白衣人袭击抗争者和平民,后来还有可疑人士驾车,向围堵天水围警署的市民发射烟花。

8月多场集会冲突,警方被批评过分动武,甚至曾被拍摄到对抗争者栽赃嫁祸。831太子站冲突中有警员无差别殴打地铁中的乘客,引起猛烈批评,要求彻查警暴的呼声日渐高涨。即使林郑于9月4日宣布撤回修例,当局已无力控制不断升级的抗议、警方滥权的局面,警察员佐级协会还“越级谴责”时任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当局加强警署和公共设施的保安,以水马重重围起;行人天桥和交通灯都装上铁丝网,防止抗争者掷物堵路。

831太子站冲突中,警方在传媒众目睽睽下无差别殴打无威胁的人,备受外界猛烈抨击。(米报梁柏坚提供图片)

当局拒绝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10月5日颁布的《禁蒙面法》为局势火上加油。18区半日内都爆发冲突,警方水炮车、装甲车在闹市频繁穿梭,抗争者的行动变得更顽强,冲突趋向血腥。短短一个半月间,有3名抗争少年身中实弹受伤。11月中文大学和理工大学的冲突,警方强闯校园围捕抗争者时遇上抵抗,学术重地化为战场,理大外一辆装甲车遇上抗争者的汽油弹后起火,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画面。

在6月16日后半年内,有至少9名港人以死明志,要求彻回修例,其中一对夫妇在遗书中直言因社会事件感到“不开心”;另有两人在冲突期间身亡,包括11月4日晚,22岁的科技大学学生周梓乐在将军澳尚德邨停车场堕楼,死因庭2021年裁定其死因存疑,无法判断周是否意外堕下。警方截至今年3月数据显示,整场运动共有10,279人被捕,当中2,961人已完成或正经历经司法程序,2,328人须承担法律后果。

“ 理大围城”是反送中浪潮里警方其中一次猛攻行动,出动2部装甲车冲向示威者,被对方以汽油弹逼退,其中一辆更着火。(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国安法促“二次回归” 疫下政治肃清

运动为当年11月区议会选举,创下史上最高71.23%的投票率,民主派阵营囊括全港86%议席,建制派遭遇“滑铁卢”。香港局势持续受国际关注,美国通过酝酿了5年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旨在定时检讨《香港关系法》实施情况,以及赋权美国当局制裁侵犯香港人权的中港官员,惹来中共一方强烈反弹。经过半年的血泪抗争,当时港人在惨胜中仍要面对前路的困惑,未意识到中共正密谋颁布《国安法》,扳出“杀手锏”镇压抗议浪潮。

2019年区议会选举创下史上最高投票率,其中在屯门的美乐选区,时任区议员的立法会议员何君尧连任失败,大批选民一同开香槟庆祝。资料图片。(宋碧龙/大纪元)

身兼港区人大代表的立法会议员田北辰曾透露,“十一”多区冲突是中共订立《国安法》的关键事件。中共人大常委会2019年12月中,将有关立法列入工作计划中,翌年6月30日在一片争议声中通过,那刻已受新冠肺炎疫情笼罩半年的香港,从此踏入“二次回归”时代,移民潮更持续至今。《国安法》镇压当时已见衰弱的抗议活动,当局搜捕曾参加立法会初选的民主派人士,即广为人知的“47人案”,当中45人罪成或认罪,仅刘伟聪、李予信被裁定无罪,但律政司仍向刘伟聪提出上诉。

中共被指在2019年“十一”冲突后已有意颁布《港区国安法》,最后于翌日6月30日午夜实施,镇压已呈衰弱的街头运动。资料图片。(宋碧龙/大纪元)

林郑政府一半任期在疫情中渡过,前后5波疫情共逾1.3万人丧命,医疗系统频临崩溃。她在疫情爆发初期拒绝封关,招来公立医院医护人员以罢工回应;港府因应每波疫情推出严厉的社交距离措施,民间怨声载道;问责官员和建制派多次爆出违规聚会的丑闻,其中2021年3月保安局高官违规出席一场饭局,其间更发生性侵案,但林郑的处理手法被指偏坦涉事官员以逃避罪责,舆论炮轰她持双重标准;2022年初的“洪门宴”事件,有多达225人出席港区人大代表洪为民的生日派对,导致港府陷入严重的诚信危机。

虽然管治威信大受打击,但港府开始不遗余力地肃清中共的“眼中钉”,其中传媒界受创尤甚。由空降政务官到被指“唱反调”多年的香港电台,到《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高层人员被捕,产生的寒蝉效应逼使多间小型传媒停运,海外传媒纷纷撤港。文艺界也受白色恐怖笼罩,公共图书馆多次下架“敏感”书籍;有音乐剧团负责人因2019年的网上言论被举报,原定表演场地终止合作。

多间中学和大学在运动期间罢课,建制派炮轰教育界纵容甚至鼓励学生上街抗争,又将矛头直指“通识教育科”是“祸港”元凶,当局后来加紧在教育界秋后算账。不少教师因个人言论和教学内容被“笃灰”(举报)而丧失教师资格。当局还趁机改革“通识科”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社科),以国情教育为主导,又按《国安法》要求,在中小学推行“国安教育”。属民主派一员、曾于运动期间发起集会的教协,因《国安法》和当局中止工作关系等原因,在2021年8月宣布解散。

作为本港最大规模的教师工会,教协因国安法和当局终止合作关系,在2021年8月宣布解散。资料图片。(宋碧龙/大纪元)

人才资金双失 港府沦“无为”而治

政治肃清达到了当权者“由乱到治”的目标,现任特首李家超还称“由治及兴”已开始,此时港府的施政江河日下,争议连连。作为经济支柱的金融业,在香港的自由及法治备受冲击下,迅速萎缩。香港人才和外资企业流失、国际地位日渐衰退、政府库房“缩水”。本港去年初的复常速度落后世界各地,经济在下半年持续低迷,恒生指数长期徘徊在2万点以下水平,“国际金融中心遗址”的谑称不胫而走;有前官员和大企业曾形容,经济是近30年来最差的。

特首李家超自2022年上任以来的施政屡传争议,其领导下的疫情复常措施不但落后世界各地,经济亦出现下滑。他在去年宣读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有学者指内容了无新意,难以解决积存已久的民生问题。资料图片。(蔡文昕/大纪元)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去年下调本港信用评级,展望为“负面”,指本港政治与法治制度的自主权倒退,惟港官反驳评级“抹黑”和“不公道”,称人才计划吸引了逾18万人申请,又有30间跨国企业进驻,证明香港仍有吸引力。

此时港府打着“夜市文化”、“盛事经济”的旗号大推活动,力推旅游业和市道复苏,然而效果不尽人意,去年入境本港人数为3,400万人次,仅略多于2018年总数的一半。不少港人“唱淡”夜市带来的刺激效用,当局举办盛事时频频出事,招来国际笑柄,有外媒形容本港陷入“盛事之乱”。

近年本港罪案率攀升,破案率连年下跌,有意见批评警方分配资源不佳,当局指罪案率上升与社会复常有关。资料图片。(霄龙/大纪元)

经济未见很大起色,港人面对罪案率攀升,更显人心惶惶。有评论认为与警方倾尽资源处理国安工作有关。过去两年发生多宗轰动的凶杀案,伤人、黑社会和诈骗案无日无之,破案率逐年下跌,2021年的整体破案率有38.5%,2022年下跌到35.2%,至去年更跌至31.1%,不少人嘲讽“由乱转治”的香港沦为“国际大刀会”,当局称社会复常让传统罪案回复至疫前水平。

警方截至今年6月7日的数字显示,共有299人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及《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被捕,其中154人已被定罪判刑或正等候判服刑,如撇除47人案中保释等候律政司上诉的刘伟聪,《国安法》的定罪率达100%。有学者认为《国安法》实施后瓦解了大批公民组织,民间损失了重要的监察、情报和教育渠道,令犯罪率急升;有意见指警方拨款预算连年增加,但人手和资源分配不理想,对遏止罪案欠阻吓力。

23条全速立法 十年预言孰成真?

与香港一直实施的普通法法系完全不同的《国安法》,为本港法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近期终审法院3名海外非常任法官相继辞任或不续任,其中法官岑耀信指,本港法官在日渐阴暗的政治情绪影响下,忘记了作为人民自由捍卫者的传统角色。他指早前初选案的裁决是令其离任的“最后一根稻草”,认为裁决反映部分法官甘愿协助中共针对民主派,中共又可透过释法推翻裁决,认为自己留在香港法院不会发挥作用。

在当今事无大小皆关连国安的时代,如履薄冰的港人无法直抒己见,自我审查让社会民意迈向“单声道”,只愿“唱好”,不敢批判。港人选择以黑色幽默自娱,或在当权者出丑时,“食花生”看热闹,才得以宣泄心头之愤而不被以言入罪。《十年》中其他单元的惊人情节会否在未来成真,当下每位港人尚无法猜透,更不敢多想。

熟悉的日子,逐渐模糊的记忆,尚未愈合的伤口在充满“敏感日子”的6月,隐隐作痛,难以释怀。虽然走上街纪念的人越来越少,但内心仍坚守良知的港人,在压力和谎言中,仍在静默地顽强抵抗。@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反送中约600在囚青年被安排“去激进化”
反送中4周年 慕尼黑研讨会促德国关注香港问题
“反送中运动”义务急救员出走海外的心路历程
反送中港人赞神韵展示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