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有结业美容院涉卖客

冒充美容业总会提供转介 总会强调从未参与客人转让

人气 26

【大纪元2024年06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曾晓熏香港报导)香港美容业总会最近收到投诉,指有结业的美容院盗用该会名义,转介客人到接手的美容院继续接受服务,唯过程中客人遭不断推销和要求客人加钱。香港美容业总会创会主席叶世雄昨日在港台节目强调,总会从未参与任何美容院客人转让服务,对有人冒充总会的名义感到震惊。

叶世雄早上于港台节目中表示,美容业总会近月收到多宗投诉,表示收到声称是美容业总会的电话,指顾客原先购买了服务的美容院已经结业,因此总会将转介他们到另一间接手的美容院。

叶世雄指,美容业总会被盗用身份的事件涉及多间美容院,并非来自同一集团,反映并非单一事件。他又引述受事件影响的消费者指,有美容院在结业后,将顾客名单一同转让至新开设的美容院,并以总会、甚至他本人的名义声称进行转介。

当消费者去到新的美容院后,美容院便会不断进行推销,声称自己所用的产品或技术比已经结业的美容院更好,要求客人加钱,涉及数千至过万元。叶世雄指顾客一般都很“善良”,大部分向总会投诉的消费者均有加钱,若不愿意加钱的话,原先购买的疗程便会被“降级”;亦有消费者加钱后,由2月至今仍未能成功预约接受疗程、又或者获得欠佳的服务,令消费者感到被骗。

有消费者成立苦主群组后,发现自己的个人资料被人多次转售。有消费者拒绝了首间美院容要求加钱后,随即收到第二、三、四间美容院来电推销。叶世雄表示,由于美容服务涉及购买套票,因此认为假如有美容院结业,而有其它美容院愿意接收客人并继续提供服务是好事。

他说有些美容院接收客人后,误以为收钱的是上一手美容院,因此不用提供服务。叶世雄强调,法例规定“下家”美容院接手业务后,亦需要负责提供未完成的服务。

美容业总会于2008年设立美容消费安全网,一旦有商户结业,总会可代为联络义务美容院,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当中不会涉及任何收费或条件。叶世雄强调,总会代为联络美容院提供服务是义务性质,而且总会并没有消费者的个人资料,亦不会主动致电消费者。

总会收到两封投诉信

香港美容业总会下午召开记者会,叶世雄表示,3月起共接获2封消费者投诉信。其中陈小姐(化名)表示,结业美容院老板娘声称得到叶世雄帮助,找到商誉好、不硬销的美容院跟进其客户。由于认识老板娘多年且认为叶世雄颇有公信力,故即使新美容院推销更高价的疗程,她也没有怀疑并加购,但接受疗程时,美容师却要求她再加钱购买更贵的疗程,否则就要将先前加购的疗程降级,最终损失逾7,000元。

第二个投诉人李小姐(化名)则指,收到光顾的美容院S通知已搬迁到新地址营业,但李小姐到新址才发现该处是另一间美容院P,美容院P的经理称美容院S已经清盘结业,并由香港美容业总会将原有客人转交给美容院P,投诉人于美容院S购买的套票全部作废。投诉人质问总会根据哪一条法例进行有关业务转让安排,且跳过公司清盘及业务转让法律程序。

叶世雄强调,从未想到总会及他个人名义会被人利用于转让美容院业务,然后进行不良销售。总会除尽量与受影响消费者说明真相外,亦已联络到部分苦主群组,了解相关个案,并提供协助。◇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