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罗大教堂:巴洛克与古典元素的建筑杰作

Ariane Triebswetter撰文/吴约翰编译
圣保罗大教堂坐落在路德盖特山​​(Ludgate Hill)山顶,外观设计闻名遐迩,立面有两座巴洛克式塔楼、古典风格造型的门廊和科林斯式柱支撑的山形墙。  (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于伦敦市中心,拥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几个世纪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建。这座大教堂最早是伦敦主教于公元604年建造,纪念传教士圣保罗(Apostle Paul)。

1087年一场火灾后,“征服者威廉”(英王威廉一世)(William the Conqueror)启动建造新教堂的工程,历时二百多年才完成。 1240年新完工雄伟的圣保罗教深受法国哥特式风格的影响,更成为欧洲数一数二的大教堂。

1640年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祝圣典礼,但1666年的伦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再次将教堂摧毁。于是英国建筑师克里斯多福‧雷恩(Christopher Wren)接受委托重新设计一座新的巴洛克风格大教堂,融入古典元素,1710年竣工。

教堂著名的特色包括灵感来自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圆顶,以及精致的西立面,有着宽敞门廊和双塔楼。雷恩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汲取灵感,融合科林斯柱、壁柱和山形墙饰造型,将这些元素与巴洛克风格合为一体,诠释出独特的英式风格。

巴洛克式圆顶有两层楼高,堪称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圆顶,高出城市天际线365英尺。设计灵感来自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和法国的芒萨尔教堂(Mansart’s Church)。圆顶的特点在圆顶的鼓环(drum)周围有连续的列柱(colonnade)造型。在列柱廊上方,可见带有栏杆的阳台,称作“石廊”(Stone Gallery),围绕着圆顶的第二层。相间隔的壁柱和矩形窗户装饰着楼面,增添几许轻盈感。铅制圆顶位在石廊上方,有八个采光井围绕着,穹顶的顶端有一盏造型石灯笼。石灯笼也有几个阶层,最高层有四柱门廊和金球,底层围绕着金色廊道。

巴洛克式圆顶有两层楼高,圆顶的鼓环周围有连续的列柱造型。上方可见带有栏杆的阳台,围绕着圆顶的第二层。铅制圆顶周围有八个采光井,顶端有一盏造型石灯笼。石灯笼最高层有四柱门廊造型和金球,底层有金色廊道围绕。(Shutterstock)

圣保罗大教堂西侧外观融合了不同的建筑风格。雷恩设计的立面融合古典与巴洛克风格,成为独树一格的英式风格。立面前方由一段阶梯与双层古典门廊组成,两侧各有一座巴洛克式钟楼。双楼层门廊都以科林斯柱为焦点。上层可见三角形的雕刻龛楣(tympanum)和矗立在龛楣顶端的雕像。钟楼耸立在檐口(cornice)上方,以科林斯柱和壁柱组成,上面还有雕刻饰带(friezes)。

圣保罗大教堂西侧立面前方可见一段阶梯与双楼层古典门廊,两侧各有一座巴洛克式的钟楼。双楼层门廊以科林斯柱为焦点。上层可见三角形的雕刻龛楣和顶端的雕像。钟楼耸立在檐口上方,可见科林斯柱和壁柱,上面还有雕刻饰带。(Shutterstock)

圣保罗大教堂室内平面呈十字形,有长形的中殿、壁画艺术和唱诗班。此外,大教堂拥有罕见的地下室,位在整个建筑物下方,是纳尔逊勋爵(Adm. Lord Nelson)和威灵顿公爵(Duke of Wellington)等英国名人的安息之地。

教堂内的十字形中殿装饰华丽,内有唱诗班和三个半圆形殿,以典型奢华的巴洛克风格装饰。中殿高91英尺,两侧有科林斯式壁柱支撑的侧道拱廊隔开。雷恩精心设计的拱顶包括碟形圆顶,以及弦月造形的天窗。拱顶有威廉‧布莱克‧里奇蒙德爵士(Sir William Blake Richmond)设计的马赛克装饰艺术,一路通往挑高的祭坛。

教堂内的十字形中殿装饰华丽,内有唱诗班和三个半圆形殿,以典型奢华的巴洛克风格装饰。(Shutterstock)
中殿两侧有科林斯式壁柱支撑的侧道拱廊隔开。雷恩精心设计的拱顶包括碟形圆顶,以及弦月造形的天窗。拱顶有马赛克艺术,从中殿一路通往挑高的祭坛。(Shutterstock)

大教堂中央圆顶的直径延伸至中殿与两侧廊道的整个宽度。周围有八座支柱和许多矩形窗户装饰,窗户之间有镀金壁龛(niches)隔开。绘画装饰由詹姆斯‧桑希尔爵士(Sir James Thornhill)绘制,描绘圣保罗的八个生活场景。圆顶中央有一个圆形开口,称作“圆顶之眼”(oculus),设计灵感来自罗马的万神殿(Pantheon)。

大教堂的中央圆顶周围有八座支柱和许多矩形窗户,窗户间有镀金壁龛隔开。一旁的彩绘装饰描绘圣保罗八个生活场景。圆顶中央有一个圆形开口,称作“圆顶之眼”。(Shutterstock)

唱诗班区的特色有主教的座位、讲坛、唱诗班和管风琴,全部是雷恩设计并由艺术家格林林‧吉本斯(Grinling Gibbons)雕刻。法国工匠让‧地儒(Jean Tijou)特别在通往唱诗班的入口处添加了一座锻铁和镀金的格栅门(grilles)。唱诗班上方的格子造型拱顶有马赛克装饰,来自威廉‧布莱克‧里士满爵士(Sir William Blake Richmond. )的设计。

唱诗班里有主教的座位、讲坛、唱诗班和管风琴。上方的格子造型拱顶有马赛克装饰设计。 (Shutterstock)

挑高的主祭坛是戈弗雷‧艾伦(W. Godfrey Allen)和史蒂芬‧戴克斯‧鲍尔(Stephen Dykes Bower)的作品。祭坛采用椴木镶板搭配镀金拱门,头顶上方是大教堂的格子造型天花板。祭坛上有一尊基督雕像,下方以木制柱廊和半圆形拱门衬托,不禁令人想起过往的哥特式建筑。

挑高的主祭坛采用椴木镶板搭配镀金拱门,头顶上方是大教堂的格子造型天花板。祭坛上有一尊基督雕像,下方以木制柱廊和半圆形拱门衬托。(Shutterstock)

圣保罗大教堂内有许多陵墓和纪念碑,英国的大英雄纳尔逊海军上将(Adm. Nelson)也长眠于此。纳尔逊的陵墓位于大教堂地下室的中央,刚好在圆顶的正下方。这个陵墓有一个黑色石棺安置在天然石材基座上,周遭环绕着坚固的石柱,地板有航海图样设计精致的马赛克艺术。

英国的大英雄纳尔逊海军上将(Adm. Nelson)的陵墓位于大教堂地下室的中央,刚好在圆顶的正下方。这个陵墓有一个黑色石棺安置在天然石材基座上,周遭环绕着坚固的石柱,地板有航海图样设计精致的马赛克艺术。  (Shutterstock)

原文:St. Paul’s Cathedral: Christopher Wren’s London Masterpiec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艾莉翠布斯维特(Ariane Triebswetter),国际自由新闻工作者,拥有现代文学和古典音乐背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舍维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城堡古迹,更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家庭住宅。这座城堡座落在法国中部罗亚尔河岸的一个美丽山谷中,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展示着过去法国家庭生活的样貌。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