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院内感染 每年七千病患枉死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30日讯】有些患者迷信待在医院愈久愈好,总觉得要“彻底治疗好”才要出院﹔有些民众因为有健保就经常逛医院,觉得反正有健保给付,多看几家不吃亏。

据自由时报1月30日报导,其实不但没病应该少进医院,就算有病住进了医院,只要病况允许就应该尽早出院。因为根据监察院调查估计,台湾每年病患赴医院治疗,却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人总数至少有十六万人,因而死亡者更在七千人以上﹗

以民国八十九年春天,高雄某医学中心发生的台湾流行病史中,最大宗的院内感染退伍军人症为例,同楼层就有十名内科患者同时感染。

事后调查人员在该院中央空调冷却水塔检体中检出含退伍军人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达二十%以上,是主要致病来源。

先前北区一家医学中心的小儿外科加护病房就有一位幼童住进加护病房后才开始冒水痘,虽然医院紧急将他隔离,但同一病房的另两名住院幼童还是遭到感染,另外几名病童也有部分检出抗体。

传统上对“院内感染”的定义是,病患在住院三天之后所发生的感染,但也有一些病患并非住院感染,只是因为器械消毒不当,让使用同一器械的患者遭到同一病原感染。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多年前北部一家医学中心因未更换导管,导致多名患者感染疟疾事件。

除了水塔、仪器可能成为感染媒介,医护人员的手也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媒介,甚至连他们随身携带的呼叫器也可能成为病菌孳生源。

美国曾有一篇研究分析医师随身携带的呼叫器后发现,其中半数以上有致病菌。国内则曾有调查显示,台湾地区医师看病后会洗净双手的比率不但不到一半,甚至连四成都不到。

“院内感染不可能没有﹗”马偕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邱南昌表示,除了来自于环境的外源性病原之外,正常人身上的“正常菌落”,对于免疫力差的人也有致病危机。因此民众一定要了解,院内感染只能尽量减少,不可能消失﹗

卫生署疾病管制局指出,医院里最常见的感染菌种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此外长期置放导尿管、接受静脉注射和长期使用呼吸器的病患,都是容易被感染的高危险群。刚开完刀的伤口、侵入性检查或治疗,也都有可能受到感染。

不过,各大医院近年来都已经陆续成立感染管制单位严密监控,以降低院内感染概率。邱南昌说,以马偕医院为例,十几年前就已经成立感染管制小组,包括仪器、工作人员、用水、病房设备等,每一点都谨慎管理,才能在问题发生前就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院内感染虽然可怕,但是采取适当的措施还是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的机会和死亡率。不过小孩、老人家、孕妇或大病初愈的人应减少到医院次数,以免变成院内感染的“倒楣鬼”﹗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