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追求表现意境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0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竹思康州报道/十月二十七曰,耶鲁大学东亚系特邀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复三以“中国传统文化对美的追求”为题探讨了人类社会文明衰亡的原因、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及中西传统文化的比较等问题。

* 中华传统文化是对真与善的美好追求

赵先生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包括道家和儒家对美的认识即是对“真”与“善”的追求。

他谈到,孔子答子夏问《诗经-卫风》名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时,没有评论美女,而仅就“素以为绚兮”答“绘事后素”(先要有洁白的丝幅,然后才能画出缤纷的画)。子夏曰:“礼后乎?”,由此悟到:社会的体制是次要的,首要的是培养人。《卫风》这首小诗告诉人:令人美的是内在品质,而非“巧笑”、“美目”这些外貌;美与善是统一的。求“真”则是人对宇宙一切存在(包括自身)的反思,即宇宙论的本体论。孔子与子夏的对话实际是把人生、道德和宇宙本体结合起来,把道德论和本体论结合起来。

赵先生提到《道德经》对流行的各种社会观念提出质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这里老子并不是否定“五色”、“五音”,而是以道的“自然无为”来看美,讲了“善”与“真”:“上善若水”;道是“真”,“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足既。”。赵先生借机指出现代人一些观念虽合潮流但非定符合美的标准。

赵先生请听众欣赏一些古词古画,说明中国的诗、文、乐、画都追求表现“意境”:意在言外、形以传神、缘情以求道。由艺术延伸到人也是一样,人是求“义”还是牟“利”;言行举止不应在于衣着,甚至不在于其教育程度,而在于其是否能在社会生活中不随波逐流而独立思考;有超越功利的美的意识则为“雅”﹐否则为“俗”。

* 中西传统文化心灵与艺术相通

赵先生说,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灵是相通的,因此艺术也是相通的。如果中国画是引导观众从现实中出来,发人深省;西方艺术则是从古希腊起就树立起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其手法包括人体解剖比例、立体几何透视、人物性格化都是为引导观众进入现实,通过对真实生活的表现探索人的心灵。

西方艺术手法在表现人生上有局限,赵先生举例著名雕刻家、思想家罗丹终其一生未能完成其“地狱之门”的雕刻作品,他做了186个小雕像表现人在入地狱之门前将如但丁所说“放弃你所有的希望”,然而人生难道只有186个希望吗?罗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人没有了希望便是沉沦在地狱之中,这是现实世界的最真实写照。

那么罗丹的雕塑“沉思者”为什么可以成为艺术的杰作?赵先生认为,正是因为它把人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拉开了距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使人不仅对世界沉思,而且对自己的生命在内心反思,所谓“灵魂的净化”,这是艺术的意义。

* 道德人性的丧失导致民族衰亡

赵先生提到,历史上希伯来、巴比伦、罗马等古老文明大国在衰亡之际都处于经济贸易发达阶段,然而那时的社会内部却失去了自我意识亦即社会良心,失去了自我批判的能力,不能再继续提高自己,人们都过着麻木不仁的生活。

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及现状,赵先生看到中国社会正重演上述现象。因中共一直在社会关系上宣扬“斗争”,制造人与人的对立和仇恨;在社会伦理上,否定任何道德规范,灌输“欲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为准则;在对人的根本看法上,以“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代替人性,将忠于党的主席作为全中国人民最高道德,而到江泽民这一代更变本加厉。人们为了活着,不得不麻木自己的良心,只有对自己的私利盘算,自私的思想感情使得社会土壤沙漠化。孔子曰“民无信不立”。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互相信任,社会只有靠虚伪和暴力维持。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现今的中国社会表面上是歌舞升平,而下面掩盖的是坏人当道、罪恶横行。

* 人性的觉醒是社会复兴的希望

赵先生说﹐在政治和经济的作用被无限夸大的时代,人生命的意义要从根本上去寻求。衡量人最重要应看他做什么样的人,古人把修德看做人生最重要的事。人性的觉醒、寻求“真”、追求“善”、懂得“美”不仅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今日世界的需要。

赵先生说﹕今日中国青年﹐最重要的不仅是学习谋生的技能,而根本在于重新树立做人的意义和标准;在充满虚伪的现实之中,有寻求“真”的愿望;在为寻求做人意义而追求“善”时,懂得人生的价值不是为个人利益;在追求快乐时,懂得“美”不是为满足肉体欲望,这是人性的起点。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京学者建议中国大陆教授繁体字
中华书法:书法的源流
昝爱宗:个性成都人
《大块头有大智慧》刘德华再恋张柏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