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称西藏文化受到侵蚀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1月12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萧华报导)   随着北京政府在西藏加强经济建设,西藏人的生活日趋改善,经济机会增加,这将很多汉人从内地吸引到西藏。一些分析人士担心,西藏的文化正在受到侵蚀。

*外来文化日渐增多*

没有去过西藏的人在提到西藏的时候往往会想到雄伟的布达拉宫,身穿紫袍的喇嘛以及牧场上的毛(牛+毛)牛。然而,最近去过拉萨的人却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纽约时报的记者报导说,拉萨主要的商业街道一到晚上就笼罩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下,餐馆出售中餐,商店出售中国服装等产品,就连街上的来往行人也有众多的汉人面孔。一些热衷于保护西藏文化的人士发出警告说,西藏文化正在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冲击。

北京作家王力雄认为,任何一种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都不奇怪,尤其在当前的全球化浪潮中,关键在于应该努力对文化进行保护。他说:“我觉得,得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汉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觉得‘汉化’这个东西已经是变形的了,应该叫做‘西化’。汉人本身也是在变化的,包括原来汉人的传统很多都失去了,现在接受的基本都是西方的东西。所以,这也是在全球化当中不可避免的一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光西藏面临,包括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其它民族和文明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西藏文化现在的保护,我觉得确实有很多问题,确实受到很多不应有的、可以避免的破坏。但是,现在这些现象还在不断发生。我觉得应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藏语地位式微*

王力雄虽然住在北京,但基本每年都要去一次西藏或其他藏人居住的地区。他说,西藏文化受到最严重威胁的一个部分是语言。王力雄说:“现在西藏藏语的学习、使用应该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甚至有些地方做得很差。当然,这也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经济大行其道的时候,因为西藏整个的经济主体还是内地的经济,所以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汉语的使用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因此学藏文后,平时找工作、应用,如果只会藏语,不会汉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失去很多机会。这样就使得当地藏族青年越来越多地放弃藏语的学习,主要来学习汉语言。据我所知,能够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年轻藏人会藏文已经就是不错的了。”

王力雄说,西藏政府有关于双语使用的规定,但现在西藏基本所有的会议全用汉语,哪怕只有一个汉人,会议也使用汉语,政府部门本身都不执行双语的规定,其它地方就更难了。

*精神因素不可或缺*

面对没有妥善保护西藏文化的批评,北京政府往往强调在西藏取得的经济成就。但是,关注西藏文化保护的王力雄认为,精神也是构成生活幸福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他说:“什么是人生活的目标,是不是就是经济上的发展。我觉得,对人来讲最重要的不在于衡量钱有多少,在于你感觉幸福不幸福。幸福和不幸福当然和温饱是联系的。没有温饱,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一定是不幸福的。但是当人的温饱满足以后,人的幸福来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断地去说经济,说物质,实际上并不一定真的给了人幸福。”

王力雄认为,西藏文化的保护面临严重的危机,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前景十分危险。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西藏频繁发生野生动物伤人事件
西藏首次在高海拔牧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专栏】茉莉﹕在捷克向哈维尔和达赖喇嘛求助
地质专家说一亿年前拉萨地区并非汪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