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稱西藏文化受到侵蝕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1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蕭華報導)   隨著北京政府在西藏加強經濟建設,西藏人的生活日趨改善,經濟機會增加,這將很多漢人從內地吸引到西藏。一些分析人士擔心,西藏的文化正在受到侵蝕。

*外來文化日漸增多*

沒有去過西藏的人在提到西藏的時候往往會想到雄偉的布達拉宮,身穿紫袍的喇嘛以及牧場上的毛(牛+毛)牛。然而,最近去過拉薩的人卻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外來文化。紐約時報的記者報導說,拉薩主要的商業街道一到晚上就籠罩在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光下,餐館出售中餐,商店出售中國服裝等產品,就連街上的來往行人也有眾多的漢人面孔。一些熱衷於保護西藏文化的人士發出警告說,西藏文化正在受到外來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的衝擊。

北京作家王力雄認為,任何一種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和影響都不奇怪,尤其在當前的全球化浪潮中,關鍵在於應該努力對文化進行保護。他說:“我覺得,得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是‘漢化’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我覺得‘漢化’這個東西已經是變形的了,應該叫做‘西化’。漢人本身也是在變化的,包括原來漢人的傳統很多都失去了,現在接受的基本都是西方的東西。所以,這也是在全球化當中不可避免的一個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不光西藏面臨,包括中國和世界其它國家,其它民族和文明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從另外一方面來講,西藏文化現在的保護,我覺得確實有很多問題,確實受到很多不應有的、可以避免的破壞。但是,現在這些現象還在不斷發生。我覺得應該從這兩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藏語地位式微*

王力雄雖然住在北京,但基本每年都要去一次西藏或其他藏人居住的地區。他說,西藏文化受到最嚴重威脅的一個部份是語言。王力雄說:“現在西藏藏語的學習、使用應該說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甚至有些地方做得很差。當然,這也是兩個方面。一方面,市場經濟大行其道的時候,因為西藏整個的經濟主體還是內地的經濟,所以在整個發展過程當中,漢語的使用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要,因此學藏文後,平時找工作、應用,如果只會藏語,不會漢語,都會遇到很多困難,也失去很多機會。這樣就使得當地藏族青年越來越多地放棄藏語的學習,主要來學習漢語言。據我所知,能夠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年輕藏人會藏文已經就是不錯的了。”

王力雄說,西藏政府有關於雙語使用的規定,但現在西藏基本所有的會議全用漢語,哪怕只有一個漢人,會議也使用漢語,政府部門本身都不執行雙語的規定,其它地方就更難了。

*精神因素不可或缺*

面對沒有妥善保護西藏文化的批評,北京政府往往強調在西藏取得的經濟成就。但是,關注西藏文化保護的王力雄認為,精神也是構成生活幸福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他說:“什麼是人生活的目標,是不是就是經濟上的發展。我覺得,對人來講最重要的不在於衡量錢有多少,在於你感覺幸福不幸福。幸福和不幸福當然和溫飽是聯繫的。沒有溫飽,在飢寒交迫的情況下一定是不幸福的。但是當人的溫飽滿足以後,人的幸福來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質上的。在這種情況下還要不斷地去說經濟,說物質,實際上並不一定真的給了人幸福。”

王力雄認為,西藏文化的保護面臨嚴重的危機,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前景十分危險。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西藏頻繁發生野生動物傷人事件
西藏首次在高海拔牧區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
【專欄】茉莉﹕在捷克向哈維爾和達賴喇嘛求助
地質專家說一億年前拉薩地區並非汪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