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留子孙的迷思

刘孟奇  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助理教授

人气 185
标签:

【大纪元12月3日讯】最近政府提出“新十大建设”的构想,准备以五年五千亿的特别预算优先执行。这项政策引起社会上相当热烈的讨论,其中一个重要的疑虑就是,会不会造成“债留子孙”的结果?

父债子还只是遗产的转换

所谓“债留子孙”问题,是指子孙的负担会增加。在这个意义下,以我有限的经济学知识,“债留子孙”的问题应该是不存在的。其原因如下:假如现在政府决定向你课一笔税,拿去造一座桥,对你的下一代会有什么影响?答案是,你的下一代会有一座桥,但少掉一笔可继承的遗产。如果政府决定用发行公债的方式,改向你的下一代收取造这座桥的所需费用,你的下一代负担会增加吗?答案是,不会!因为政府没有对你课税,所以他所继承的遗产也增加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台湾目前的负债比率只占GDP的34%(比主要先进国家都低),而且都是内债,没有外债,这就使得问题更加单纯。假设政府需要向你收1000元的税,但是你目前的财务比较困难,因此政府决定先用发行公债的方式支应。你的邻居王先生购买了公债,因此他等于替你先垫了这1000元的税。假设年利率5%,到了明年,政府向你收取1050元的税金,透过公债还给王先生。我们能够说:“政府今年发行公债,是把债务留给明年的人民”吗?当然不能。政府把债务留给你,但也把债权留给了王先生!政府只是以发行公债的方式,让你的邻居先帮你缴今年的税,而你该缴的税留到明年再缴而已。

要不要公共建设才是关键

换句话说,问题的焦点应该是“我们需不需要这些公共建设”,或者“如何能让这些公共建设做得更好”,而不是“会不会债留子孙”。只要我们决定要做这些公共建设,就必须在“现在缴税”或“透过公债支应,将来再缴税”两者之中择一,没有其他选择;我们不可能说:“我要这些公共建设,但我不要增税,也不要子孙来还公债!”天下就是没有这种白吃的午餐。

用举债的方式支应公共建设,如果有什么副作用的话,那就是会因为增加固定的利息支出,降低以后政府财务调动的弹性。另一个问题是,目前的政府会不会因为钱来得容易,而挥霍浪费。即使如此,我们应该探讨的议题也不是“债留子孙”,而是“我们是不是以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子孙真正需要的建设”。

至于目前政府决定以举债的方式来支应新十大建设是否合理?我的看法是,如果这五年五千亿是投资到真正需要的公共建设上面,那么以目前景气刚刚复苏,民间消费及民间投资的信心才正在恢复的情形来看,政府以举债的方式,让所得较高、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者,先垫出这一笔建设所需的资源,是相当合理的选择。无论如何,这当中还有适法性的争议,以及选举带来的政策发动与延续性问题,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了。──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画珐琅子孙万代福寿杯、盘
诗:俞伯牙、钟子期两姓子孙癸未岁于柏合镇钟家大瓦房举行千年联谊活动暨忆伯牙、子期古琴演奏会有感
【专栏】 郑贻春:幻想又来到了三中全会
五年五千亿方案 立委批太仓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