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村拜会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

人气 16
标签:

【大纪元2月14日讯】(中央社特派记者翁翠萍东京十四日电)正在日本考察的中华民国教育部长黄荣村拜会日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两人同意近年许多诺贝尔奖得主不出自大学,主要是产业界大力投入研发而发挥极大功能,田中耕一认为年轻人要注意创新的重要性,并寄望教育要鼓励年轻人不要怕失败,站在累积的成果上继续发现。

黄荣村是到日本京都市的岛津制作所田中耕一纪念质量分析研究所参观访问,田中耕一(KoichiTanaka)全程陪同,两人针对科学研究发展与对年轻人的鼓励,交换相当多的意见,也有许多共识。

针对十几年来,像英国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项的专家很多都不在大学,多在民间研发机构,田中耕一也一样,黄荣村认为原因在产业界不断大力投入R&D研发工作而发挥很大功能,但英国的产业界今不如昔,大学也愈来愈不行,因此,产业界对培育卓越人才的功能应可大力发挥,田中耕一同意这个看法,但也认为产业界仍要给研究者较大的空间,不见得研究都要与制造结合。

黄荣村说,日本前年同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筑波大学教授白川英树不知田中耕一是何许人,而诺贝尔得奖者要有推荐人,往往是由得过奖的人或大学系所推荐,而很多日本人不认识田中耕一,因此推断田中耕一得奖一定不是日本人而是外国人推荐,也判断日本学界与产业界的沟通不良,田中耕一对前者表示有可能,因为他曾在岛津制作所设在英国的研究所待过六年,对后者则同意日本学界与产业界的沟通确实有改善的空间。

田中耕一于一九八三年毕业自日本东北大学电气工学系,即进入岛津制作所研究部门服务,去年十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论文是﹁可测出高质量分子电离子之雷射电离子化质量分析法研究﹂,主要是其质谱分析议在发展生物巨分子的鉴定与结构分析的方法有重大贡献。

黄荣村说,要解析生物的蛋白质高分子结构,透过核磁共振技术的方法已由瑞士专家得到诺贝尔奖,田中耕一的质谱分析议早于二十五岁时即发现,三十岁时得到日本质谱仪分析学会奖励奖,岛津制作所发给他日币五千元奖金,获得诺贝尔奖时四十三岁,是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也成为年轻人效法的偶像之一。

因此,田中耕一在交谈中也表达对年轻人的勉励与期许。他说,人类站在已累积的成果上继续发现,但创新也很重要;其次,找到好的老师或有好老师主动发现你,也非常重要;教育方式也不宜动不动责骂年轻人的失败,应鼓励年轻人不怕失败;民间研究机构如岛津制作所也可做不必产品化的研究;人也要相互了解与协助,使自己发展出富有高品质的自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湾高教在学率近已开发国水准但素质要提升
教师罢教权 黄荣村反对
民进党执政座谈会黄荣村提英语教师培训计划
强化大学就业辅导机制 台湾教育部青辅会有共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