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伊甸基金会创办人杏林子 以爱帮助残胞

人气: 29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8日讯】伊甸基金会创办人刘侠生前常说:“除了爱,我一无所有”。今天凌晨她突然去世,亲友在错愕、哀伤中,为刘侠祷告,愿她安息主怀,并且替她决定捐赠遗体遗爱人间;也依照刘侠的个性,出于爱与宽恕,不追究造成刘侠受伤住院的印佣责任。

据中央社2月9日报导,以笔名‘杏林子’著称文坛的总统府国策顾问刘侠,昨天惊传遭印尼籍家佣殴打,凌晨因伤重不治逝世三军总医院,享年六十一岁。生平创作多达百万字的刘侠,写作文笔洗练、感性温柔,字里行间更洋溢一股毫不怨天尤人,也从不向恶劣命运低头的坚毅。

近年来,刘侠更以理性坚决的思维,勇于突破层层障碍,为弱势族群和团体争取更宽广的存活与发展空间,曾被‘文化一周’评选为台湾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民国三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出生,籍贯中国大陆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的刘侠,北投国民小学六年级在学期间,由于罹患罕见的“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导致行动不便,身心饱受病痛煎熬,毕业后即在家以字典自修。

刘侠在十六岁信仰基督教,开始体认生命的价值,并致力于文学创作。她的作品鼓舞了许多人,尤其是残障者,热烈追求生命的意义,此外,刘侠也创立“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协助身心残障同胞在社会上自立。

文艺作品以文小品为主的刘侠,无论析理、抒情,处处都展现了对社会和人群的关怀和爱心,以及对生命的执著与歌颂。

尽管行动极为不便,但刘侠藉由宗教信仰的抚慰,深刻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贵,逐渐改变了个人对生命的观点,转而充满乐观与积极进取。

举例来说,杏林子在家时,只要病痛稍微减缓,不仅会主动帮忙做家事,也经常帮忙照顾弟妹,此外,当她接受别人协助之际,刘侠也不忘道一声谢谢,因此,弟妹们都很尊敬刘侠。

“一个人想要别人尊敬,非得自己争气不可”。杏林子经常如是提醒告诫弟妹们。

另一方面,由于长年缠绵病榻,唯有“书”的陪伴,才能让刘侠暂时忘却疼痛,因此,刘侠的母亲总是不辞劳苦的四处奔波、张罗借书,此举让刘侠由“看书人”升格为“写书人”。

刘侠习惯自称‘专职生病与写作’,也因此,她最希望的就是能出更多书了。

近年,在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刘侠仍然维持写作不辍。她的作品之中,充满了求生的意志,足以激励人心。刘侠的重要著作包括:《生之歌》、《杏林小记》等四十余册。

其中,‘杏林小记’一书,是刘侠为庆祝与病魔奋战二十五周年纪念而作。写生、写死、刻画生与死之间的欢乐与痛苦、期待与绝望,堪称是一本泪中有笑、笑中有泪的精彩人生小品。

她也希望她的著作可以感动更多人,甚至改变人的一生、改变世界。刘侠一直念念不忘的是,深切期望大家能重视身心障碍朋友,也能关爱世界。

民国六十九年,刘侠获得第八届十大杰出女青年 (金凤奖)的肯定。民国七十一年,刘侠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同年,《另一种爱情》一书勇夺得国家文艺奖,民国七十三年,又获吴三连基金会社会服务奖。刘侠的一生与疾病奋斗过程,曾被拍摄成纪录影片并代表角逐第二十二届亚洲影展,当时国际主流传媒之一的合众国际社甚至向全球披露。

每天都与病魔作顽强奋斗的刘侠,不仅曾创办伊甸基金会,更曾任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顾问、教育部特殊教育委员和中华民国残障联盟理事长。(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