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惊奇 每10分钟 就有1人动雷射近视手术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10日讯】近年台湾人对于雷射近视手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不少“金主”看好这块市场,双手捧上资金鼓励医师介入市场,导致坊间开业从事雷射近视手术的医师人数暴增,接受近视手术的人数也大幅增加。据估计,近两年来,每年约有五万名近视族接受雷射近视手术治疗,也就是说,台湾每十分钟就有一个人藉由雷射近视手术摆脱眼镜。

  自由时报3月10日报道,这个数据与三、四年前相较,可说是以倍数在成长。也因此,造成各医院间竞争白热化;不但有医院打出“凭学生证折扣优待”、“机票住宿加手术只要九千九百九十九元”等宣传削价抢病患;翻开坊间八卦周刊,各式雷射近视的广告数量已经超越整形外科诊所,南部甚至传出有医师进驻百货公司设柜!

  低价竞争的情况下,也陆续传出纠纷。日前,一位接受雷射手术半年后,视力仍未恢复的患者转往他院求诊,经检查后发现,这位患者有视网膜剥离的现象,医师就其网膜的状况推测,这位患者很可能在接受雷射手术的时候就已经发生“视网膜剥离”而影响视力,但手术的医师在没有进行常规网膜检查的情况下施打雷射。以致患者视力一直没有好转。

  而一名疑似身体免疫系统有问题的年轻女性,术后半年多了,矫正视力一直达不到零点七。而事实上,患有自体免疫疾病的人其实并不适合接受这项手术。

  为什么没有进行常规检查?深谙市场的医师表示,目前市场竞争太过激烈,部分医师“抢病患”心切,不但在诊疗室里“漫天喊价、就地还钱”,也有像这类为了避免上门患者改变心意,以致没有经过详细检查,就急急忙忙将患者“拱”上手术台。所以才会导致手术做了,视力也毁了。

  马偕医院眼科主任郑惠川则以目前常见的LASIK手术为例指出,医师于切割角膜瓣时,如果出现边缘不平整的情况,最好方法就是将它盖回去,让患者回家等愈合后再重新施术;而由于边缘不平整发生的概率很低,因此患者多半第二次就能顺利施打雷射。但是,如果医师心急,硬是在角膜瓣切割面不平整的情况下雷射,患者术后视力出现问题的机会就大大提升。

  此外,像是患者的角膜厚度不够勉强施术,一旦导致受术者出现“圆锥角膜”,则其视力更是没有复原的机会。

  除了发生并发症或对于视力恢复情况不满意等纠纷之外,还有部分患者在价格上“吃亏”了。原来是部分以低价宣传的诊所,宣传上指的是“团体价”,个人求诊另有其他计价方式。

  也有诊所要求患者缴交一些巧立名目的费用,像是药水费,甚至“度数比较高”、“角膜太薄”等必须加收费用等,也让求诊的民众颇有微词。

  面对诸多乱象,先前传出眼科医学会计划“介入整顿市场价格”外,也传出卫生署指示各地卫生机关,要求加强查缉违法医疗广告之说。

  对此,眼科医学会雷射屈光手术委员会召集人林浤裕医师表示,虽然对于部分医师削价竞争下的雷射手术品质感到忧心,但是也坦言,医学会不会、也不能强制医疗院所如何定价;他说,目前医学会对于医师们最严格的惩罚不过就是“停止其会籍”,但是说实话,“没有会籍还不是照样能”开”!”换句话说,目前医学会的制裁力量几乎发挥不了实质作用。

  但为了保障民众以及其他遵守标准流程施术的医师,林浤裕说,医学会未来计划针对手术技术与治疗流程符合标准的医疗院所进行认证,让民众可藉以选择较有品质保障的医疗院所。

  至于卫生机关日前的“大执法”,让不少刊登医疗广告的眼科诊所接获罚单一事,卫生署医政处视察郑聪明则澄清,并非卫生署特地授意要求各地卫生局查办,这原本就属于地方卫生机关负责的事务。

  不过,由于这些罚单当中,有些开立的对象是医师,部分却是由与医师合作的业者;导致受罚对象具有医师身份者,最严重可能被撤销医师证书,但受罚对象是业者,却罚钱了事,出现“同一行为,两种处罚”的不公。

  更重要的是,卫生署一味严格管制医疗广告,却没有提供更有用的资讯让民众选择医疗院所,某种程度也是抹杀了民众知的权利,让医病之间的资讯更加不对等,也更容易引爆医疗纠纷!(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这些人为何长寿?专家:他们有九大力量
太空垃圾砸到美佛州民宅 屋主向NASA提告
【名家专栏】专家对人工智能革命的忧虑
马斯克及川普谈AI:可能消灭人类 威胁世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