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华:评鉴媒体VS提升媒体

台湾大学教授 张锦华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24日讯】最近新闻局一连推出数项媒体评鉴案,接续一个星期的报导,简直让人看傻了眼。先是媒体爆料,指新闻局表面上要“评鉴”媒体,实质上是箝制媒体;晚报一登,第二天日报全面跟进,新闻、社论、全版的大量报导分析;第三天,高层出面关切、政院喊卡;第四天,府院党“共识”,裁撤新闻局!新闻局长表现开心的说,这是既定政策;新闻局广电处长则说了一句重话:“台湾没有大报小报,只有滥报!”不过,在“滥”媒体全面反弹下,结果“评鉴”媒体未成,新闻局出师未捷,将关灯走人了。

错愕之余,以后见之明看来,媒体反弹如此强烈的背景,可能是由于近几年来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由于数度的控告、检调搜索,再加上十数亿元的政府媒体行销案,尤其是其中的所谓“置入性行销”手法,显然让媒体敏感的认为执政者意图以金权双重手段控制媒体,于是怨怒早已沸扬。

凭良心说,新闻局有意“整顿”媒体,也是由于媒体确实乱象丛生,从每日大量炒作暴力犯罪新闻、色情猥亵画面、各类政治人物谩骂和偏颇的口水战、揭人隐私无关公益的狗仔窥视等等,很多民众不是看新闻真心烦、就是想把电视关掉,报纸烧掉!

不过,台湾媒体乱归乱,但是相对于集权社会如中共压制媒体、操控言论而言,自由社会的混乱也是容忍多元的必然结果。因在集权社会高举政党利益下,媒体都很整齐划一。然而民众的生命却形同草芥,随意践踏。

例如,中共政府蛮横镇压法轮功学员、凌虐致死上千人,大陆的媒体从未报导。再如,中共政权下的SARS疫情有多严重、死亡多少人、如何防疫,全都是谎言。这种一言堂式的媒体,其实已变成了政权杀人的共犯。

也就是说,自由社会的可贵就是尊重言论自由、多元发声。尤其政府必须容忍各种批评的声音,对言论自由管制降到最低的法律门槛。因此美国早期大法官在建立言论自由判例时,面对严重的刻薄尖酸几近毁谤的言辞,仍顾及管制会带来寒蝉效应,而宁愿以最大的宽容尊重不同的声音。

台湾的媒体流弊应如何改善?归根究底,媒体流弊在于追逐阅听市场的收视率。若阅听人能提升对媒体环境品质的判断,就像大众能培养环保意识,才有可能“提升”媒体的素质。因此不论是否废除新闻局,如何培养更理性、良善、具有媒体素养的阅听众,才是提升媒体品质的根本之道。
──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冯睎干:彭定康仗义执言
【名家专栏】摧毁共产主义从各州开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