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溪:新经济下会过劳死吗?

张清溪  台大经济系教授

标签:

【大纪元5月24日讯】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莱奇写的《卖命工作的诱惑》一书,提出新经济下的矛盾与选择,值得大家省思。

新经济

新经济指的是资讯产业发达、通讯方便、运输便宜,使得过去很不容易协调、交往、连络、买卖的对象,透过新经济,大量降低交易成本,造成全球化与数位电子化。

人类经济发展,是靠众人的分工、专业,再交易买卖而来的。自由社会的任何一笔交易,都是买卖两方双赢的;所以买卖越多,大家互利就越大,生活水准越高,经济就发展啦。因此,要买卖越多,就要交易成本越低。

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完成一笔买卖,生产者除了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如运输、议价、订约乃至执行契约等的负担,加上消费者除了交给卖方价款以外的成本,如搜寻、议价、交通、订约等的费用。

这就对了。新经济发展的通讯、网路、资讯、运输等等,不正是降低交易成本的利器吗?这就是全球化、数位化经济产生的理由。

新经济的矛盾

全球化与现代科技确实带来机会。生产者可以把制程外包给世界最便宜的工厂,消费者得到从未有过的价廉物美,投资者瞬间把资金移到世界各地,有能力的个人也在全球找到最佳工作机会──只要按一按滑鼠。

“在这幅美好景象中,虽然有不少值得我们庆贺,但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个人财务的危机感、更辛苦且更有压迫性的工作、更大的贫富差距及社会阶层分化。这些都逐渐侵蚀到个人、家庭和社区的生活。”罗伯.莱奇这本书就在分析这个新经济带来的矛盾。

举一例。全球化扩大了市场,只要产品对味,立刻财源滚滚。但机会稍纵即逝,资讯社会也带来不安全感,好工作没有保障。因此,高收入者不敢掉以轻心,收入越高,工作越努力,工时越长。于是,婚姻、家庭、亲子、友情甚至社会关怀等,都成为祭品。不是没有钱,富有的人却可能因为“照顾子女要牺牲的东西太贵”而生育不起子女!不一定是人心变坏,但确实是“行为变异了”,因为社会诱因的框框限制了个人的选择。

还有救吗?

罗伯.莱奇是柯林顿时代的劳工部长,因为太喜爱他的工作,以致忽视了家庭。有一天出门时,他的儿子要求无论他多晚回家都要叫醒他,让他知道父亲回家了。罗伯大受刺激,于是辞掉劳工部长。

不知道罗伯后来有没有因为写书太忙又忽略了家庭。但他说,当他有空要陪儿子时,儿子没有空让他陪了:要陪同学打球,陪女朋友看电影。

还有救吗?也许因为SARS,人们多一点时间留在家里,反倒因祸得福呢。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吕秀莲:尽速找出后SARS时代经济对策
疫情“煞”不住 经济成长率将下滑
今年税收短征将达700-800亿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