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立院检讨》国亲以众凌寡只问立场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钰婷╱专题报导

 国亲联盟成形后在本会期加强沟通联系,确保在重大议题上“口径一致”,泛蓝站在“监督执政”的在野位置上,若能善用主动攻击策略将有助于问政表现;但事实上却仍不脱“为反对而反对”,并时而出现“昨是今非”的矛盾。更严重的是,二党中央强力主导党团运作,在野国会党团自主性遭到伤害。

 本届前二个会期,国亲党团在部分议题上仍“各自表述”,偶有兄弟阋墙戏码;“连宋配”确立后,国亲力求在立法院步调一致,不让绿营有见缝插针机会,这次大法官延审案即是一例。

 在野党理应扮演监督角色,然在选票压力下,国亲党团问政时而出现似是而非言行。

 以扩大公共建设预算来说,蓝军由反对执政党选举绑桩,到质疑预算内容不清楚,再到参与预算分配,原本坚持的理念早已丧失殆尽。

 政府财政困窘,执政党“哭穷”,在野党也时常批评执政党“政策买票”,但撒钱讨好选民,在野党却不落人后,敬老津贴放宽适用对象的修法又是一例。

 打着揭发扁政府“新黑金集团”号召,国亲这会期挑战陈水扁的新政商关系,议题包括高铁BOT案、国营事业民营化,再到兆丰金控董事会改选等问题。政府是否图利特定财团,确实值得关注,但国亲却流于“昨是今非”之讥。

 高铁是国民党执政时决定的BOT案,国亲连续二年在审查国营事业预算时,都意图做出“适法性”有疑义,也窒碍难行的“高铁条款”;国营事业民营化亦是国民党执政力推的政策,尽快释出官股亦是朝野共识,但国亲却“换了位子就换脑袋”。

 国亲问政也常出现“只问立场、不问是非”,引用片面、选择性资料做政治攻击。例如在报税期间,国民党团在财团、小市民报税的“差别待遇”大作文章,俨然义正词严,但政府不过是在执行立法院通过的法律案罢了;涉及企业减税优惠的奖参、促参条例等也都是在国民党执政时期制定的。

 明年是总统大选年,立法院将是蓝绿阵营交锋战场,国亲联盟成形后,朝野在立法院的对立态势将更为尖锐,政党领导人若过度干预国会运作,对法案审查、议事运作将造成负面影响;国亲期盼二次政党轮替,对于行政部门的监督,应回归理性的公共政策讨论,若经常出现缺乏强有力基础支撑的批判,即使以“数人头”方式胜出,也未必等于同选民支持。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