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号解体前 有一分钟应变时间

人气 15

【大纪元7月17日讯】〔自由时报编译张其贤╱本报专用纽约时报十六日电〕今年二月发生的美国哥伦比亚号太空梭意外事故调查又有新进展。太空总署研判各项资料后认为,在返航中解体的哥伦比亚号太空梭,机上的太空人从知道太空梭发生状况到太空梭解体之间,其实有将近一分钟的应变时间。

 目前太空总署正检讨如何改进太空人在最后应变时间内的存活能力,并希望上述改进结果可运用到未来的太空梭上,甚至可用来修改目前尚存的三艘太空梭设计。

 今年三月在德州找到的太空梭“轨道实验支持系统纪录器”,运作时间一直持续到失事当天的上午九点零分十八秒,专家研判这可能就是太空梭解体的时间点。“轨道实验支持系统纪录器”是一种感应记录系统,它会记录太空梭的各项资料,直到太空梭解体为止。

 调查专家根据“轨道实验支持系统纪录器”所储存的资料,设法重建太空梭发生状况后机员舱的情形。这些数据显示,失事当天上午八点五十九分二十八秒时,太空梭指挥官哈斯本已经知道太空梭左翼过热,三十秒后,纪录器又记下了两秒的资料,这两秒资料显示此时机员舱状况仍良好。在此之后,纪录器又持续运作了十八秒。调查人员推测,从八点五十九分二十八秒到九点零分十八秒,哈斯本等七名太空人有近一分钟的反应时间。数据显示,八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时,自动驾驶功能收到将机舱与梭体分离的指令,调查人员认为,这可能显示哈斯本等试图操纵住正在改变方向的太空梭。

 哥伦比亚号太空梭的机舱装有一根横向滑杆,太空人可在发生事故时滑出机舱跳伞逃生。可是以太空梭失事时的高度与速度,这项逃生系统无法奏效,机长也必须在救回太空梭与放弃太空梭之间迅速作出决定。(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哥伦比亚号失事调查新进展
绝缘泡绵脱落 导致太空梭失事
调查人员发现哥伦比亚号解体"元凶"
泡沫绝缘碎片击毁哥伦比亚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