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说北京不会释权 香港人民得加油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7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声肇纽约二十三日专电)哥大中国问题专家黎安友今天表示,北京不会主动加速香港的民主化,香港的民运人士得“加紧催促”体制的改变,才可能保住香港的自由与人权,不过这方面的后续发展可能很诡异,很难预料。

黎安友在亚洲学会主办的香港近况与展望座谈会上,从北京的观点分析二十三条立法风波对香港前途的影响。他说,北京挺董立场鲜明,二十三条立法迟早要通过,问题是内容与“北京版”差多少?董建华经此风波站不住脚,香港将面临怎样的新局?

他认为这点可从胡锦涛和温家宝到底是不是改革派来观察。他说这两人是“稍微改革”派,只要香港政局的变化在北京的掌控之下,并且低调进行,就可以忍受;毕竟,北京有许多可以“调控”香港改革速率的办法,因此,香港民主派不加油的话,香港人要掌控自己的命运恐怕很难。

从香港透过现场视讯连线参加座谈的“市民交换”组织执行长陆恭蕙说,渡过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危机的香港人,在七一大游行和后续抗议中,以有尊严、有秩序的行动“重新拾回自尊”,对自己能够重新设计政治体制的信心大增,董建华虽然目前在北京的地位稳固,今后的问题是“由谁当特首以及如何自治”,民主派应认真考虑二零零七年后,靠选票上台执政的机会。

她强调,要维持香港的政治稳定,达成政治的现代化,需先透过参与奠定民主的根基,而要教育民众,制定资讯自由法是重要的步骤。目前资讯的管理是根据“行政命令”,没有法律的保障。此外,社会团体加紧敦促行政与立法部门,参与这个“民主学习”的过程,也很重要。

陆恭蕙指出,循现体制立法改革“路障重重”,但民主的根基就是需要一钉一钉的敲打,才能稳固,目前较切实的做法是提高市民的自主意识。

哈佛法学院毕业的华裔名律师杨一美同意,知识或启蒙程度高的国民是民主社会的根基。她说全世界都在密切注意“一国两制”是否可行,台湾尤其关注,香港如何建构民主,对全世界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杨一美认为“香港的民主实验”可作为全球一个很好的范例,甚至有些已经民主,但效率不彰、民生照样凋敝的国家,都可以参考。

陆恭蕙举广东已经相当“香港化”为例,说香港虽小,却有“当作中国现代化”典范的作用,广东官员不希望北京干预太多,香港发挥了提醒北京“不要凡事由北京观点看”的功能,因为各地特色不一,让地方发挥各自的特色与优势,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但是,被问到“五十年后”一国两制实验的尽头,会是什么情况时,陆恭蕙答不出来。她说,届时她大概已不在人世,现在香港人关注的是未来五个月,根据这段期间的变化,顶多做两年计划,不过总是希望中国能够变成“更现代,更文明”的社会。

相关新闻
中国大陆民航学院首度公开招收民间学员
花旗集团斥资1400万美元购入香港电盈股权
台风尹布都来袭香港悬挂三号风球
李柱铭:港府处理不好会引发另一波示威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