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他山之石 从可口可乐与三星电子看品牌经营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1日讯】(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二十一日电) 为了让台湾出现国际知名品牌,政府现阶段大力宣导、奖励企业投入创新与设计,为台湾出现国际品牌进行基础作业。不过,因台湾缺乏国际品牌经营典范,国际第一品牌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百年经营与亚洲新兴国际品牌三星电子的崛起,足以提供有意自创品牌台湾产业参考。

依据Interbrand国际品牌顾问公司与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合作公布的2003年全球一百大品牌调查,可口可乐 (coca-cola)公司为现今全球第一大品牌,品牌价值高达 704.5亿美元;三星电子(SAMSUNG)公司为全球第25大品牌,品牌价值高达108.5亿美元。

品牌能创造的价值从什么地方来看?以1996年美国通用汽车与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值来看,当年通用汽车的市值为1355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值为1345亿美元,两者相差不多,但通用汽车股东历年投入资本额为1879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股东却只投入资本 104亿美元。是什么原因让这人人买得起的碳酸饮料以每天10亿罐的速度被卖出,进而创造庞大的利润,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品牌的威力。

可口可乐的产生出于偶然,1886年时,美国人约翰潘伯顿以“神秘配方”在自家后院调制出一种“健康饮料”,并把它交给药局出售,但因潘伯顿没有行销手腕,于是在1888年将配方以1200美元的代价卖给商人坎德勒,1891年坎德勒再以1000美元代价自其他股东中取得所有股权,于1892年正式成立可口可乐公司,可口可乐也从此开始正式走入超市,迅速占有碳酸饮料市场。

可口可乐初期的成功在于掌握“神秘配方”的核心技术,这项配方至今仍为可口可乐公司的最高商业机密,不过,使得可口可乐真正成为碳酸饮料巨人却是品牌经营的成功,从以两种产品原料coca与cola组成简单易记的产品名称,到坎德勒要求“外形要独树一帜,就算在黑暗中、摔成破片仍可一眼认出”,从可可豆图案变形而成可乐瓶,可口可乐公司从一开始就注重商标与品牌,注定未来的成功。

做为一个百年以上的老公司,可口可乐公司产品更新的幅度是偏低的,但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却随着时代不断的更新,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口可乐公司将可口可乐饮料随着美军推进到世界各地,并打出“迈步向前”的口号;而在与百事可乐争夺青少年市场停产传统口味可口可乐挫败后,于再度生产传统口味可口可乐时,又喊出 “Coke is Coca-Cola”的口号,不仅捉住美国青少年族群,也重新捉住老美国人的心。

一直到现在,可口可乐的品牌策略仍然不断随着市场改变,在许多具有“年轻、热情”的场合或与年轻人有关的活动中,都可以在显眼的位置看到赞助商Coca-Cola 的企业识别标志,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仍然在持续经营,品牌价值也不断在累积。

相较于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南韩三星电子近来的崛起,更值得台湾借镜。

三星电子在1997年时负债高达17兆韩圜,但经过企业精简与整体品牌营造后,2002年时所有的负债已经清偿完毕,同时预期每年可创造高达 7兆韩圜以上的净利,根据Interbrand公司的品牌价值调查,三星电子的品牌价值在1999年就已进入世界前50大品牌,为第43名,之后逐年上升,2003年时已升到全球第25名。

三星电子的品牌营造中心为“第一主义”,在这个宗旨下,三星电子进行大幅度的企业组织改造,将原本以小家电产业为核心的集团结构改造成以半导体产业为主,同时严格执行人力精减,大幅出售不稳定、不赚钱的子公司,将 4万7000名人力缩减成 3万8000名。

三星电子的“第一主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被确实执行成为企业文化,由公司内部产生认同再被社会认同,董事长李健熙曾说过“改变才能生存”、“除了自己的老婆之外,全部都要更新”,在这样的理念下,三星集团各子公司执行长开始以10年后的经济发展进行全方位思考,在这样的思考模式下,决策阶层不断提出新的愿景,从 “World Best”、“WOW!”到“M30”专案,不断推动三星集团向前。

而为使“第一主义”成为内部企业文化,三星集团内部有独特的新闻单位,以出动摄影机突击方式,不定时突击各生产线,揭发不良品质产品,使得员工开始对产品品质有所警觉,“第一”成为员工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并开始重视单位名誉。

三星重视品质的实例,在南韩有一个著名的故事,1995年李健熙看到三星刚上市的手机有不良品的报告时,立即下令回收所有15万台手机,当着员工的面将价值达 150亿韩圜的产品全数焚毁,由此教育员工重视品质,也让大众开始将“品质第一”与三星产品形成连结。

“无派系主义”则是将三星产品贯彻“第一主义”的另一个关键。

三星集团目前拥有1500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员工,为南韩现有最大人力库,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1500位博士来自世界各地,也使三星更具国际竞争力,未来三星集团将持续招募博士员工,预计达到3000名的规模;除了注重金字塔顶端的菁英阶层,三星也拥有从电玩游戏、文艺创作乃至骇客集团中挖掘的菁英,用来从事天马行空的产品创意及设计工作,藉由创新设计,三星电子的产品已经脱离以往被视为二、三流产品的困境。

在“第一主义”的企业精神下,三星电子的DRAM等记忆体及 TFT-LCD液晶显示器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行动电话则紧跟着 NOKIA与MOTOROLA之后,可读、可录的DVD 机种也使三星坐稳 DVD市场第一的交椅,而在种种世界第一产品的支持下, “SAMSUNG”品质第一的产品形象已逐渐深入民众心中,且开始领导市场价格,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三星已经开始享受品牌经营的甜美果实。(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