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国:赵紫阳的悲哀?抑或胡温的悲哀?

张伟国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0月19日讯】今年十月十八日,是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八十五岁生日,半年前的四月十五日,是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去世十五周年的忌日。十五年前,胡耀邦的去世引发了天安门爱国学生的民主运动,赵紫阳因为同情学生,要求在民主法制的轨道上处理危机,被邓小平策划的“六四”——准军事政变所罢黜,迄今已被软禁了整整十五个年头,也就是说这位八十五岁的老人,打自七十岁起就被剥夺了一个公民最起码的人生自由权利。

遥想当年,胡耀邦、赵紫阳与邓小平一起,推动中国经济开放改革,致力于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为挽救陷于崩溃边缘的中共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中共逆世界潮流而行的极权政治体制里,胡耀邦、赵紫阳无法逃脱”多做多错”下场,先后都也成为中共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也印证了戴晴指出的一个“潜规则”:历任中共总书记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十五年前的“六四”事件,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共实行国家恐怖主义的血腥残忍本质,世界历史的进程为之改写,中南海当政者虽然变着法子负隅顽抗,然而,中共已然无法一手遮天,日益觉醒的各种社会力量让紫禁城如芒刺在背,每到六四忌日来临之际,便开足专政机器的马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证明了一点,“六四”事件虽然过去十五年了,但它还远没有结束!

外界一般认为,中共所谓的”第四代”当权者胡锦涛、温家宝,在“六四”事件上的牵扯似乎不如前任那么深,更何况胡耀邦依然是中共团派一系政治力量的旗帜,曾经担任过团中央一把手的胡锦涛与胡耀邦的政治渊源之深厚,也是不容置疑的;温家宝是赵紫阳执政时期的中南海大内总管,令世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六四前夕陪同赵紫阳到天安门广场看望学生,……可以说胡温均是胡赵的旧部。于公于私,胡赵都可以翻案、赵紫阳有生之年尚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然而,胡温上任已经两年了,日前在同法国总统希拉克会谈后举行联合记者会上,胡锦涛胡锦涛首次公开谈到“六四”事件时表示,当年采取的果断措施,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打下了基础。这对于外界希望胡温利用平反“六四”化解社会矛盾、启动政治改革的期待,无疑是浇了一大盆冷水。这不仅揭示了所谓的“胡锦涛时代”继续背负着“六四”的政治包袱,也反映了十六届四中全会后中国政治确实在向左摆!

早些时候媒体报导,风烛残年的赵紫阳夫妇双双病危,但是中共剥夺他人身自由的软禁并没有丝毫松动的迹象,相反因为“六四”十五周年的临近,他被监控得更严了;又有报导称,对于包括中共高层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前往胡耀邦墓地凭吊的活动,中国媒体一律予以封杀;最近又看到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2004年4月14日北京一名警卫站在装有铁丝网的围墙上监视通往软禁赵紫阳住宅的胡同小路入口。(Getty Images /见http://www.chinaeforum.com/ShowPost.aspx?PostID=526)。要求重新评价“六四”事件的七十多岁的老军医蒋彦永还继续处于软禁之中。……今天中国的现实是,不管是已去世的胡耀邦,还是仍然在世的赵紫阳,就在他们昔日的部下–胡温–大权在握以后,境遇并不见有任何好转。

胡温上台以来,海内外的宣传机器把他们的”新政”口号喊得震天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所谓的”以民为本”、”新三民主义”,真是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且不说黎民苍生的境况不见改善,人权状况更显倒退,迫令国际社会在联合国人权大会再次提出谴责中国的议案,就从他们对自己的老上司下手一点不比自己的前任仁慈手软来看,期待他们能够把握终结六四事件的契机,似乎太过于一厢情愿了。

赵紫阳的境况,事实上已成为观察中国人权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试想一下,十月十八日那天,有一位被中共软禁了十五年的老人,要在装有铁丝网围墙的园子里,度过八十五岁的生日,而且在有生之年还看不到重获自由的希望,这种悲惨的境遇,比当年被蒋介石软禁的张学良有过之无不及。这固然是赵紫阳的悲哀,然而,对于胡温的为人为政、乃至对整个中国文化,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转载自《新世纪》网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张伟国:蒋彦永是被“正常审查”还是被残酷迫害?
张伟国分析香港立委选举得失
张伟国:应留意北京对香港选举结果的评估
张伟国:香港民主派失利是“一国两制”的失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