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尼克获文学奖 奥地利感受五味杂陈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0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育立柏林8日专电)奥地利女作家艾芙烈.叶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是继五年前德国作家葛拉斯之后,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语系作家。叶利尼克对奥地利的保守与虚伪一向批判挞伐不遗余力,得奖消息传来引起德语文学界极大震撼。

法兰克福汇报作家、有德国文学评论界教皇之称的蓝尼兹基(Marcel Reich-Ranicki),过去批评叶利尼克一直很负面。他简评说,叶利尼克是“很不平常、完全不拘泥陈规、激进又极端的女作家。她有狂热的支持者,也有敌人。”叶利尼克的勇气、激进、决心与愤怒,尤其让蓝尼兹基印象深刻。不过,“我对她的钦佩是有限度的。”

一九九○年代把叶利尼克的剧作捧红的柏林剧团(Berliner Ensemble)现任总监匹曼(Klaus Peymann),在获知叶利尼克得奖的那一刻,感动地流下泪来。他认为,叶利尼克在现代文学和德语剧场中的地位,就像是希腊悲剧里的先知卡珊德拉一样,预见了灾难、深渊、死亡和恐怖的来临,不过没有人要相信她。她的痛苦、所费的心血和成就,将自己也带到危险的生命幽谷。

三年前曾访问过台湾的德国妇运启蒙者、“爱玛”(Emma)杂志创办人史瓦泽(Alice Schwarzer)替所有女性主义者感到高兴。她说,很少有女性像叶利尼克一样,尖锐而极端地将性别间的权力关系明白指出来。不过,史瓦泽替叶利尼克感到忧心,因为得奖带来的名声,对害羞的作家来说将很恐怖。

去年底在德语系国家最权威的维也纳城堡剧院(Burgtheater)导过叶利尼克作品“邦比国”(Bambiland)而引起轰动的年轻鬼才导演史林根席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评论说,叶利尼克从来不去挑拨其他人,而是挑拨她自己。其他人停下来、甚至会感到痛的地方,她继续挖下去。史林根席夫说,他替奥地利感到非常高兴–一个面对叶利尼克毫无办法的国家。

时代周报(Die Zeit)发行人、在德国知识份子圈有相当影响力的瑙曼(Michael Naumann)也说,这个消息对奥地利人来说应该是一大震撼–他们现在才会开始阅读她的作品。

在奥国领导舆论的维也纳自由派报纸“标准报”(Der Standard),今天在副刊登出一篇报导,描写部分奥地利媒体处理得奖消息的痛苦:销售量广大的八卦报王冠报(Kronen Zeitung)决定在头版不刊出叶利尼克的照片,理由据说是这位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殊荣的奥地利作家“没那么漂亮”;而叶利尼克家乡“史泰尔”邦的报纸,最后终于在头版刊登得奖新闻,是因为“爱国的关系”。就在几年前,维也纳街头还可以看到奥地利极右派政客海德到处张贴的大海报,上面写着:“您爱叶利尼克… 还是爱艺术与文化?”

相关新闻
《中国农民调查》获尤利西斯奖
与《中国农民调查》一书作者的对话
2004诺贝尔奖得主陆续出炉
中国农民调查获奖  作者盼有助打赢官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