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一样的难 两样的遭遇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1月30日讯】本月20日和21日,两天发生两起事故。20日河北沙河铁矿的大火和21日包头的空难。 无疑两起事故都是悲惨的,遇难者的家属都是一样的心在流血。但是,从媒体的报道之中,我们似乎听到了一点弦外之音,或者叫能引起人们思考的声音。

对于包头的空难,在外访问的国家主席还有总理都及时的做出指示。而河北的矿难,只有河北的省长说了话。

对于包头的空难中的难属,及时地接待,住进宾馆,并且报道中一再提及“一对一的陪护”,是所谓的人文关怀;而河北的矿难的难属,就只是接待,住进宾馆和招待所。 绝没听说要“一对一的陪护”,那麽,他们就不需要人文关怀了么?

还要再举什么例子么?我看不必了,够了。

这就足以说明,在这两起看似差不多的天灾人祸中,一样的受难的难兄难弟们的境遇,你不能不承认,是有着绝对的质的差别。

为什么?为什么?!!!

几天来我也思考这个问题。

其一,遇难人员的身份是有差别的。据说,空难中的遇难者不少是一些大企业的大老板。就算不是大企业的大老板,首先能坐得起飞机的,就不是一般般最底层的老百姓。而那些铁矿的遇难的哥们儿,绝大多数是贫苦的纯“无产借机”(阿就)想挣俩钱儿用以养家糊口的草民。

空难的遇难人员,那是花钱的。是消费者,所谓的“上帝”。矿难的遇难人员,那是挣钱的。是所谓的民工,谁又听说过民工是“上帝”的。这些是“苦主”们的身份地位不同。

其二,飞机掉下来,这影响大呀。没看见,掉下一架飞机,其他的同型号的飞机就不敢飞了么?这是国际惯例呀。但是,着了一个铁矿,其他的类似的煤矿,铁矿,铜矿等等可还是热火朝天的干着,耽误不得,那可都是钱呐。这方面,可是找不到国际惯例滴。还有,飞机你不弄安全了,那些高贵的绅士,小姐(此处别无他意),太太,外国友人。谁还敢坐?弄不好,是有国际影响滴。2008年啊,啊?呵呵呵。。。。。

可是矿难么,就是不同了。哪年不死个五千六千的(有资料,今年是最少的,已超过五千人)。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所谓“虱子多了不咬,饥荒多了不愁”。正常正常,一切正常!

其三,相关的部门的脑袋里的思想观念,就没想把这两者一视同仁。此时我想起了国父的那句“天下为公”。可是这么多年了,俺还没看见哪儿“公”。公么?公呼也?

一个小小的“草民”,给你个四万五万的,就行了。你们哪儿见过这么多的钱呢?至于你还有没有八十岁的老母;七十岁的老爹;刚会走路的孩子和一身病的老婆。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那还管得过来?这就已经不错了。你感谢共产党去吧!啥?你还想和外国比,你傻呀?国情不同。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一切以安定团结为最重要,国家要发展建设,哪儿都需要钱。要体谅国家的困难!小家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你不懂吗?

可是,俺就不懂了。一个人的命就只值四五万块钱么?(据报道,这次矿难每人赔付4.5万元)那些“公仆”的屁股底下,哪个不坐着几十万元的坐驾。顶几条人命呀?不是说,珍爱生命,生命无价么。但是此时此刻,无论你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赤裸裸的现实就摆在这里。一条人命就值这几个钱儿,不服么?!

咳,不想说了,说多了没人愿意看。说多了俺心里也不好受。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加国制造商派人协助查空难
包头空难打捞飞行记录器仍无所获
包头空难生死一瞬间  老总遇难工人逃过一劫
包头空难罹难者不乏产官学界人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