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截流防洪工程后年竣工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2月27日报导】(据明报新闻网报导)渠务署在元朗兴建人工排水绕道,将集水区范围内的40%雨水引渡至锦田河,再排放到后海湾。

元朗区近年发展迅速,为了提升区内的防洪能力,渠务署耗资4.25亿元,在区内兴建全长3.8公里的人工排水绕道,将元朗集水区范围内的40%雨水引渡至锦田河,再排放到后海湾。渠务署预期,人工排水绕道竣工后,元朗市中心明年即使遇到50年一遇的暴雨,也不会水浸,预计有10万名市民受惠。

元朗排水绕道是本港目前规模最大的运河工程,整条绕道由人工在陆地上开挖,并非由原有河道扩建而成。工程于2004年1月展开,挖掘工作已进入尾声,预计到明年雨季前基本完成,到2006年中全部完工。

每逢雨季,元朗市中心及附近村落均由元朗明渠收集雨水,并排放至后海湾,该明渠呈“人”字形,贯通元朗区。元朗排水绕道将该区南面的两条支流截流,西面的一条接收15%水量,东面的一条完全截流,日后经明渠排放的雨水量因而大减。绕道由深涌村为起点,走线与元朗公路相若,一直伸延至锦田河,最多可应付每秒385平方米的流水量。

渠务署高级工程师黄伟文接受访问时表示,近年元朗发展迅速,元朗明渠早于90年代初已不敷应用,遇到10年一遇的大雨就有机会出现水浸。他举例说,2000年4月14日天文台发出红色暴雨警报,元朗市中心已出现严重水浸,轻铁瘫痪5小时,区内交通大受影响。

由于元朗明渠两旁空间有限,难以在原有渠道扩建,该署遂开凿另一条全新绕道,将雨水截流。今年9月9日曾下大雨,由于绕道挖掘工程已完成逾半,部分雨水经绕道排走,否则有机会造成水浸。

他表示,新界居民以往饱受水浸之苦,现时只余下打鼓岭仍存在较大风险。不过,随深圳河及平原河渠务工程相继取得进展,令该区在明年雨季的防洪能力得以提高。

明报记者 马耀森

 

相关新闻
中研院基因大楼具特殊防洪措施
港贸发局指参展商须守国安法
港议员倡重塑深水埗排档 缔造文化旅游区
港初选案|戴耀廷今开始陈情 辩方倡判2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